熱門

X

    內容

    CONTENT

    監製:彭志敏﹑鍾佩雯

    16/06/2025

    二次元文化被受熱捧的今天,只要有新的動漫角式、相關的手遊、Cosplay服飾及其周邊產物都會進佔搜尋榜之列。
    在二次元的文化領域,粉絲代入虛構人物與他們一起歷奇,投入幻想超越現實世界。由小圈子層面,到成為年輕群眾的共同情感,二次元的情緒價值可能超出大眾的想像。

    主持:
    米哈(作家)
    黃仲遠(註冊組織心理學家)
    李思汝(視覺藝術家)

    嘉賓主持:
    黃怡(作家)

    集數

    EPISODES
    • 「建」識中國風

      「建」識中國風

      一椽一木,一磚一瓦,中式建築承載着千年智慧和東方哲學。從講究天人合一的傳統院落,到融合現代技藝的現代建築,中國風如何在時光中流轉和演變呢?未來,我們又應該如何續寫這份獨特的建築語言呢?本集節目以「建」識中國風為題帶大家穿梭古今,細味中式建築的底蘊、思考創新的可能性。

      主持:
      潘浩倫(建築師)
      董正綱(建築師)

      嘉賓主持:
      何培斌(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教授)

      #「建」識中國風#何培斌#潘浩倫#董正綱#學人沙龍

      08/07/2025
    • 有一個年代叫陳百強

      有一個年代叫陳百強

      陳百強素被譽為「香港第一位偶像歌手」,不論外表內涵、歌藝才華、氣質品味都超塵脫俗,因此常有說法如「有一種品味叫陳百強」。正當流行文化蓄勢待發的時候,幸運可以有陳百強的眼淚在心裡流一嗚驚人,在同輩中大呼喝采。陳百強示範了一個年代的流行偶像文化的黃金歲月。

      主持:
      米哈(作家)
      黃仲遠(註冊組織心理學家)
      曾慶宏(電影導演、大學講師)

      嘉賓主持:
      朱耀偉(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

      #有一個年代叫陳百強#學人沙龍#米哈#黃仲遠#曾慶宏#朱耀偉

      07/07/2025
    • 我們的神奇小子:蘇樺偉

      我們的神奇小子:蘇樺偉

      蘇樺偉出生時因為黃疸病影響腦部,導致痙攣和弱聽,但父母並沒有放棄,反而鼓勵他發展運動才能。13歲時開始接受田徑訓練,並於1996年首次參加殘奧會,贏得4×100米接力金牌,為香港爭光。在往後的殘奧會中屢創佳績,先後五次打破世界紀錄,六奪殘奧金牌,「我們的神奇小子」到底如何突破身體障礙,創造奇蹟呢?

      主持:
      米哈(作家)
      黃仲遠(註冊組織心理學家)

      嘉賓:
      蘇樺偉(前香港田徑殘疾運動員)

      #我們的神奇小子#蘇樺偉#學人沙龍#非凡人物#米哈#黃仲遠

      04/07/2025
    • 舒服的恐怖

      舒服的恐怖

      說到恐怖,相信很多人都會避之則吉,但恐怖片雖然讓人看了膽顫心驚,愛好者卻不少,有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安全的恐怖」讓人能安心享受驚嚇,原來可釋放生活的壓力,在看完回歸到現實,大腦會解除備戰狀態而得到放鬆,本集希望透過主持的分享,正面認識常被大眾所忽略的恐懼情緒。

      主持:
      1.張存華(多傳媒主持)
      2.林家濠(哲學講師)
      3.梁重皿(臨床心理學家)
      4.黃麗茵(廚師)

      03/07/2025
    • 斯文不死本家傳

      斯文不死本家傳

      文人世家是中國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從「三代為大夫」的古老傳統到當代知識分子家族的現代轉型,文人世家展現出驚人的文化適應力與創造力。這些家族不僅是血緣共同體,更通過家族教育、文化資本積累和價值觀念薰陶,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傳統。本集將從歷史演變、類型多樣性、傳承機制和現代變遷四個角度,全面解析文人世家的文化使命。

      主持
      1.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曾卓然(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3.徐頌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4.謝偉傑(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02/07/2025
    • 千橋之城

      千橋之城

      行人天橋,是香港這座高度密集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它們凌空架構,縱橫延伸,不僅有效疏導龐大的行人流量,更深刻地形塑了城市肌理與生活動線。這些看似尋常的建築,承載著從百多年前至今的規劃智慧與社會變遷。今集和大家細看香港這座千橋之城的發展。

      主持:
      潘浩倫(建築師)
      董正綱(建築師)
      陳元敬(園境師)

      嘉賓主持:
      胡漢傑(建築師)

      01/07/2025
    • 牡丹與綠葉

      牡丹與綠葉

      無論文學與電影,總是主容有序,雖然主角佔的筆墨比配角多,但欠了牡丹襯托紅花未必會有想像的奪目。牡丹與綠葉到底誰比誰重要呢?又誰比誰留令讀者更難忘呢?

      主持:
      米哈(作家)
      黃仲遠(註冊組織心理學家)
      李思汝(視覺藝術家)

      嘉賓主持:
      黃怡(作家)

      30/06/2025
    • 笑看風雲:梁榮武

      笑看風雲:梁榮武

      人常說:「天有不測之風雲」。對於第一代天氣先生梁榮武來說,他用了超過30年的時間學會「睇天做人」,也早人一步洞悉風雲色變。
      於九龍城寨長大,入讀大學後加入天文學會,從此與天象結緣。到底這位非凡人物會認為人定勝天,還是會選擇聽天由命呢?

      主持:
      米哈(作家)
      黃仲遠(註冊組織心理學家)

      嘉賓:梁榮武(天文台前助理台長)

      27/06/2025
    • 越減越重

      越減越重

      很多人在減肥的過程中,都會經常量體重,希望看到數字不斷下降,證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效。然而,有時候即使飲食和運動都控制得很好,體重卻沒有明顯的變化,甚至還會出現上升的情況,讓人感到沮喪和失落。為什麼都這麼認真減肥了,甚至還反而上升!別急著放棄,這可能是情緒問題導致飲食失調,有研究表明,處於憂鬱狀態的人有更高的肥胖風險。此外,長期的壓力也會導致體內荷爾蒙水平的改變,增加脂肪的存儲,最終可能導致肥胖,本集會和大家逐一討論。

      主持:
      1.張存華(多傳媒主持)
      2.黃麗茵(廚師)
      3.陳葦璇(歌手)
      4.李澄琳(澳洲註冊營養師)

      26/06/2025
    • 世博競逐新世界

      世博競逐新世界

      十九世紀歐美各國以世界博覽會展示國力,當時亞洲各國為了成為世界強國施展渾身解數,博覽會便是最佳場所,究竟「強國強種」、「體育救國」,把身體與國家結合的思想又能否藉此身成為世界列強?本集聚焦二十世紀初亞洲國家在博覽會如何展示自己的實力。

      主持:
      1.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曾卓然(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3.黎東耀(香港珠海學院建築學系系主任)
      4.徐頌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5/0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