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05/08/2022

    「屯門區學校疫苗接種日」
    Omicron病毒繼續肆虐,不少兒童亦有確診,以致大家也很關心接種疫苗,對於兒童染上新冠疫毒的問題。教育局聯同辦學團體在屯門區舉辦疫苗接種日,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也一起響應來接種!

    「代糖飲品會上癮?」
    很多人會買凍飲消暑解渴,而為健康選取代糖、低糖或無糖飲品也為數不少。常飲代糖飲品健康嗎?坊間有指代糖飲品會上癮是真的嗎?今集營養師為你一一拆解。

    「 ICAC 防貪歷史網上平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廉署會舉行一連串名為「傳誠之旅」的慶祝活動,其中推出一個名為「伴你誠行」的網上平台,讓市民可以和廉署一起回顧反貪歷史。


    集數

    EPISODES
    • 第一百九十六集 都市人坐姿不良.易傷脊椎手尾長

      第一百九十六集 都市人坐姿不良.易傷脊椎手尾長

      「旅保包埋跳笨豬?」
      香港人最愛去旅行,疫後大家報復式去飛去玩,不過近日就有香港人去泰國玩笨豬跳出意外,究竟港人去旅遊買旅遊保有甚麼要注意?即使有買旅遊保,玩高危活動出意外又是否可以全數索償?

      「都市人坐姿不良,易傷脊椎手尾長」
      根據衞生署健康調查結果顯示,2020至2022年期間,市民睡眠以外坐着和躺着的時間,每日平均是6.8小時,有15%更超過10小時。不過大家不要以為經常坐着很舒服,事關坐姿不正確,很容易會出現各種脊椎問題。今晚脊醫講解這種情況,並提供預防方法。

      「攞正牌-認可調解員」
      「調解」是有效解決爭議的處理手法,五成以上的個案可以透過調解解決爭端。爭議若放到法庭之上,必有一方敗訴,而調解則是雙方透過溝通達成共識,簽署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做到雙贏局面。如果要成為「認可調解員」,又需要甚麼資格和條件呢?

      20/03/2023
    • 第一百九十五集 民航處招聘 - 航空交通管制主任

      第一百九十五集 民航處招聘 - 航空交通管制主任

      「機場壞電腦,要飛點算好?」
      香港國際機場電腦登記系統昨清晨故障,離港大堂A至E段櫃位登機服務受影響,其間最少12班機延遲30分鐘以上。受影響旅客排隊超過4小時,不少人無法上機。旅客遇到此情況可以怎解決呢?

      「民航處招聘-航空交通管制主任」
      民航處航空交通管制主任的職責,是確保在本港上空飛行的航班安全。要勝任這項工作,需要具備甚麼能力?每日會面對甚麼挑戰?晉升階梯又是怎樣呢?

      「香港美食-瑞士雞翼」
      「豉油西餐」可謂中西文化交融的表現,往時未有足夠經濟能力的平民,都可以藉此一嚐貴價西餐的滋味,而日後更成為一種港式風味。今集會帶大家一窺豉油西餐中的名物:瑞士雞翼的烹調秘訣!

      17/03/2023
    • 第一百九十四集 長壽劇目.共賞雅俗

      第一百九十四集 長壽劇目.共賞雅俗

      「肉乾食得多腸癌點收科?」
      不少人都愛好零食,如豬肉乾、牛肉乾和豬肉紙,雖然明知加工食物不健康,但還是一食就停不了口。昨日消委會就發表報告,指多吃肉乾類食物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除了當中的致癌化學成份,肉乾亦普遍高糖高鈉,常吃又會對健康構成甚麼影響?

      「長壽劇目共賞雅俗」
      由創作人陳恩碩一手包辦曲、詞、編、監、導的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公演超過200場。作為香港首個長壽音樂劇,由創作到上演會面對甚麼困難?

      「漫遊築覺-大埔龍尾泳灘服務大樓建築設計特色」
      大埔龍尾泳灘服務大樓於2021年啟用,泳灘配套設施由建築署團隊設計興建,其中建造的觀景台,利用鋁管營造高低起伏的屋頂,與背後的八仙嶺山脊線互相呼應,令建築物與大自然聯繫在一起。

      16/03/2023
    • 第一百九十三集 寄住愛.記住愛

      第一百九十三集 寄住愛.記住愛

      「青年綠洲,住屋無憂?」
      保良局響應特區政府「青年宿舍計劃」,於元朗大樹下興建青年綠洲項目,共提供1,680個宿位,讓18至30歲在職青年以半價市值租金租住最多5年,租金由$2,950至$4,200,住客亦必須要參與社區服務。政府為何要推動「青年宿舍計劃」?青年宿舍又能否協助本地青年發展?今集帶大家了解該計劃的詳情。

      「寄住愛.記住愛」
      家福會嘅寄養服務,旨在安排因家庭問題而缺乏父母或家人照顧的兒童,暫時入住寄養家庭,使他們得享家庭生活及適當照顧,待其家庭情況改善後,返家團聚,實質詳情將由陸姑娘為大家講解。

      「樂齡有辦法-「那些年.耆藝大笪地」」
      五、六十年代,「大笪地」是香港人的消閒勝地,購物娛樂應有盡有,氣氛熱鬧。由長者福利機構舉辦的「那些年•耆藝大笪地」活動,攤檔包羅萬有,包括手工藝展覽、手作市集、好玩工作坊和大笪地劇場等等,大部分由老友記主導參與,帶大家渡過懷舊歡樂的時光。

      15/03/2023
    • 第一百九十二集 設計醫療機器人助中風康復者步行

      第一百九十二集 設計醫療機器人助中風康復者步行

      「長者安居樂,老來有着落」
      香港房屋協會相隔20年後,再推出新的資助長者住屋項目,為年滿60歲的中等收入人士提供集居住、康樂設施與醫療護理於一身的居所。位於紅磡的「豐頤居」提供312個單位,下月開放示範單位,60歲或以上長者可申請,一筆過繳付100多萬至200多萬元租住權費後,便可住到終老。

      「設計醫療機器人,助中風康復者步行」
      政府今年《施政報告》提及要積極推動創科發展,有非牟利機構舉辦比賽激發年青人創意設計思維,實踐他們的創業夢想,當中有得獎設計師為本港中風康復者設計醫學機器人,協助他們重新起步,投入正常生活。

      「為人民服務-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3香港花卉展覽」
      本年度的香港花卉展覽於3月10-19日於維園舉行,是政府宣佈復常後首次舉辦的花卉展覽。觀眾將可以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花卉,由本地、內地及海外園藝機構悉心栽培的盆栽、造型優美的花藝擺設,及色彩繽紛的園景設計。本集我們一同去了解康文署如何策劃這個年度大型活動。

      14/03/2023
    • 第一百九十一集 了解認知障礙 支援你的最愛

      第一百九十一集 了解認知障礙 支援你的最愛

      「全國人大會議閉幕-習近平主席講話」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而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首次出席中外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

      「減肥減得快打針有古怪?」
      坊間減肥方法層出不窮,最近外國興起減肥針,聲稱可以極速變瘦,並在本港網上可以買得到,究竟減肥針是什麼?用減肥針減肥有什麼風險及要注意的地方?

      「了解認知障礙支援你的最愛」
      香港七十歲嘅長者之中,每十個就有一個患有認知障礙症。2021年,香港大約有15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預計30年後會增至25萬名以上。到底如何分辦和預防認知障礙症?有請黃博士為大家講解。

      「攞正牌-電器廢物處置牌照」
      隨意棄置電器,或會觸犯《廢物處置條例》。除了拿去指定回收站,捐贈亦是一個好方法。例如電腦及相關器材,可以捐去持有由環保署發出「電器廢物處置牌照」的非牟利機構。減少電腦廢物的同時,亦能夠將可重用的電腦維修,並轉贈有需要人士,而不適合重用的零件,又會被拆件分類,循環再用,夠晒環保。今集我們會看看如何才能獲取電器廢物處置牌照。

      13/03/2023
    • 第一百九十集 慎防偽冒積金局詐騙來電.保障自身權益

      第一百九十集 慎防偽冒積金局詐騙來電.保障自身權益

      「財爺宣布2023消費券詳情」
      財政司司長今日交代發放消費券詳情。在今年4月發放首3,000元消費券給合資格人士,餘額年中發放。而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升學的合資格人士,亦會獲發2,500元的消費券。點樣領取消費券?市民同學者又點睇?今集為大家送上消費券2023懶人包。

      「慎防偽冒積金局詐騙來電.保障自身權益」
      近期有身份不明的人士偽冒積金局職員,致電市民約談有關強積金的事宜,並要求索取個人資料。假若市民接到這些不明來歷的來電時,應如何處理以保障自身權益?常見的電話騙案特點又是如何?

      「香港美食-港式梳乎厘」
      港式梳乎厘是豉油西餐的甜品之一,又甜又充滿空氣感,大份的梳乎厘更可以與人一起分享,樂趣無窮!今集我們去看看港式巨型梳乎厘的做法吧!

      10/03/2023
    • 第一百八十九集 藝遊可持續城市 遊舊區 學速寫 助保育

      第一百八十九集 藝遊可持續城市 遊舊區 學速寫 助保育

      「強留牙醫人手,至少三年無得走?」
      本港醫療人手短缺,政府擬修訂《牙醫註冊條例》,包括建議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留任公營系統服務一定年期才可以正式註冊執業,並要求本地培訓的非專科牙醫在公營或指定機構服務2年。業界反應如何?

      「藝遊可持續城市,遊舊區、學速寫、助保育」
      隨著市區重建局完成油麻地及旺角的地區研究,兩區將迎來新的規劃和發展。為了讓更多青少年認識該區的舊建築,有機構推行「藝遊可持續城市」活動,舉辦導賞團讓中學生走進油麻地舊區,欣賞當中的老店和歷史建築群,並教導城市速寫畫作的方式,來為舊區景物進行紀錄,以藝術角度推動歷史保育。

      「漫遊築覺-法定古蹟大包米訊號塔」
      位於尖沙咀的大包米訊號塔,於2015年列為法定古蹟,擁有愛德華式時期風格的建築特色。訊號塔是昔日專為海員和市民準確報時而興建的建築物,今日成為訊號山花園的獨特標誌。

      09/03/2023
    • 第一百八十八集 投資理財要謹慎 從小培養好習慣

      第一百八十八集 投資理財要謹慎 從小培養好習慣

      「出生率低迷,政府有乜計?」
      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 30 年大致而言呈現下跌的趨勢。由2012年的1285名,逐漸下降至 2019 年的1064名,再進一步下降至 2021年的772名。有政黨做了一項有關「市民對生育意願和托兒服務」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傾向不考慮生育。同時,有七成受訪者認同政府應推行生育政策。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鼓勵生育呢?

      「投資理財要謹慎,從小培養好習慣」
      金錢是社會交易的重要工具,教導小朋友學懂理財應該從小培育。有平台與香港恒生大學推行教學實習的理財項目,為家長和小朋友舉辦免費兒童理財市集及講座。透過模擬賺取和使用金錢的概念,分析小朋友自主消費行為,教育家長及早引導正確的消費模式,為小朋友養成良好理財習慣。

      「樂齡有辦法-老人院引入高科技」
      數碼科技生活絕不是新一代的專利,長者的日常亦可利用智能產品,改善生活質素,帶來便利,還提升安全性。香港有安老院舍以科技融入生活,照顧住院老人,令長者在人生最後的階段,更能安心。

      08/03/2023
    • 第一百八十七集 智能駕駛監察系統.助司機專注駕駛

      第一百八十七集 智能駕駛監察系統.助司機專注駕駛

      「高齡職業司機警號」
      北角炮台山道,有的士落斜時如「打保齡」撞向3名過馬路途人,令五個人受傷,事後發現司機原來已經84歲,交通意外敲響高齡職業司機的警號!

      「智能駕駛監察系統.助司機專注駕駛」
      根據運輸署統計數字,2021年合共逾4000位駕駛者因不專注駕駛而造成交通意外。修讀數據科學及分析的學生與資訊科技方案顧問公司,早前研發一套主要為職業司機而設的「智能駕駛者監察系統」。透過實時監測駕駛者的動作和表情,辨別不恰當的駕駛行為並發出提示。系統現正於逾30輛出租的車輛進行實測,期望今年底正式推出。

      「為人民服務-知識產權署-原授標準專利」
      知識產權署在2019年引入「原授專利制度」,為專利申請人開闢直接途徑,在香港尋求最長為期二十年的標準專利保護。2022年接受了百多項原授專利申請,當中約有30宗成功註冊。本集由高級專利審查主任說明申請的程序和審批的詳程,生物科技界人士會分享在香港申請的原因,及專利為他們帶來的商機。

      07/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