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07/02/2023

    「撞到貓狗別溜走」
    有團體指農曆新年半個月期間,已處理超過150隻貓狗屍體,大部分被車撞死。目前法例規定駕駛者撞到動物後必須報警處理。但有團體指有不少駕駛者卻一走了之。涉事人士怎樣做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VR角色體驗遊戲教SEN學生免墜消費陷阱」
    健身或美容中心透過不良營商手法威迫消費者的個案時有發生,有特殊教育需要人士更是他們威迫的目標群體。消費者委員會近日推出虛擬實境(VR)角色體驗活動,以互動遊戲形式進行在逾60個預設場景中作出選擇,包括健身和美容兩類型的消費陷阱情節,助學生學懂如何拒絕強迫消費陷阱。

    「為人民服務-食物安全檢驗所-獸藥檢測」
    政府化驗所轄下的食物安全檢測所,主要為食物及食物及環境衛生署檢測市面上的食物樣本。今集我們將了解他們如何分析市面上的肉類樣本,檢測它們有沒有含有禁用或超標的獸藥。


    集數

    EPISODES
    • 第二百零四集 設計懷舊行程,回首昔日美好

      第二百零四集 設計懷舊行程,回首昔日美好

      「慳電能源效益標籤你要識」
      為減碳節能,機電工程署計劃今年9月1日實施第四階段強制標籤計劃,亦引入最低能源效益要求,禁止售賣未達最低效益水平嘅產品,當中詳情如何?市民又如何選購慳能源家電?

      「設計懷舊行程,回首昔日美好」
      信義中學旅遊與款待科學於「香港旅遊業學生峰會2022/23」中奪得佳績,以「講.青回首之路」獲得最佳表現獎及景點推廣組冠軍,到底他們在比賽的心路歷程是怎樣呢?

      「漫遊築覺-中大校園建築美學」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物眾多,當中不少屬於粗獷主義的建築風格,包括位於崇基學院、擁有三角形外觀設計的學校活動中心眾志堂及仍然保存原有清水混凝土質感的牟路思怡圖書館。50年來,這兩幢建築物一直供師生使用。

      30/03/2023
    • 第二百零三集 情緒教養靠桌遊,家長孩子樂悠悠

      第二百零三集 情緒教養靠桌遊,家長孩子樂悠悠

      「毒從口入,慎選食物」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於3月28號公布一宗懷疑「雪卡毒」中毒個案,兩名男子,在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購買黃皮老虎斑,當晚火鍋後3至9小時後出現不適,其中一人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醫,並證實確診「雪卡毒」中毒。另外,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唔好食用一批預先包裝冷藏乳豬火腿,因為有關產品可能受致病菌李斯特菌污染。食物中毒是否防不勝防呢?

      「情緒教養靠桌遊,家長孩子樂悠悠」
      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會影響人的一生,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親子情緒教養工具,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學習情緒管理應對日常生活。心理學家李偉堂博士亦會分享如何透過遊戲培養高EQ孩子。

      「樂齡有辦法-智齡科技研究」
      人隨着年紀漸長,身體機能自然衰退,在科技的幫助下,各種智齡工具可以讓長者有更方便舒適的安老生活。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發適合本地需要的智齡科技器材,成為老友記同埋護理人員的好幫手。

      29/03/2023
    • 第二百零二集 遙距醫療新程式,長者健康早知悉

      第二百零二集 遙距醫療新程式,長者健康早知悉

      「熱能探測攝錄機,偵測老鼠無得匿」
      屯門區三無大廈後巷鼠患嚴重,食環署在去年10至12月實施「策略性滅鼠行動」,清理後巷,以及設置熱能探測攝錄機,鏡頭會拍攝數以千計的相片,配合人工智能分析技術,計算老鼠活動次數,偵測老鼠行跡。署方可根據老鼠的出沒路徑及活動範圍,在合適位置放置捕鼠工具。行動期間,捕獲活鼠594隻,並撿拾306隻死老鼠。

      「遙距醫療新程式,長者健康早知悉」
      遙距醫療是大趨勢,有大學團隊最近研發健康管理手機應用程式「mHealth」,長者定期與護士視像對話,護士就長者身體情况提出建議並制訂健康目標,有慢性疾病長者在使用應用程式後身體機能得以改善。

      「為人民服務-政府化驗所-法證事務部-受管制藥物組毒品檢測」
      政府化驗所轄下的法證事務部受管制藥物組,主要工作是提供全面的藥物檢測服務,以協助其他政府部門執行有關藥物及化學品的法例。今集將了解他們如何分析證物中的藥物種類、含量及純度。

      28/03/2023
    • 第二百零一集 阿托品眼藥水可預防兒童近視?

      第二百零一集 阿托品眼藥水可預防兒童近視?

      「監管訪港旅行團,香港形象要保存」

      旅遊業逐步復甦,但近日有市民反映,有旅行團團友要在公廁外食杯麵,又於街頭食兩餸飯。究竟應該怎樣監管訪港旅行團,保存香港形象?

      「阿托品眼藥水可預防兒童近視?」
      近視一旦出現就不能逆轉,越早出現亦會令往後深近視問題的可能性加大。有大學醫學院團隊在2017年至2020年,招募4至9歲沒有近視的兒童參與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預防近視研究,顯示和證實使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降低兒童46%近視發生率。

      「攞正牌-專業驗樓人員」
      作為一個專業的驗樓人員,需要持平公正地對業主和承建商正確地指出驗收樓宇時發現的問題,令雙方都得到公平合理之保障。驗樓人員就像一位樓宇醫生,除了懂得驗收工藝外,也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例如樓宇結構、施工程序、運用物料、閱讀圖紙等。進行樓宇檢驗,就像進行身體檢查一樣,要做到「預防勝於治療」,減少日後花費金錢修葺。今集我們會談如何成為一位專業的驗樓人員。

      27/03/2023
    • 第二百集 非華語兒童如何融入香港主流教育

      第二百集 非華語兒童如何融入香港主流教育

      「非遺傳統花帶承傳」
      花帶編製技藝已承傳數百年,據說出現於明末清初,主要由家中年長婦女向年輕一輩女子傳授,是客家服飾中重要的元素。現已成為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份,在快將失傳之際,一班社工聯結起一群圍頭客家婦女及年輕人,並將這種傳統工藝得以保存下來。

      「非華語兒童如何融入香港主流教育」
      早前疫情高峰期,學生須停止面授課堂,由於非華語生家中缺乏學習中文的語境,令非華語幼童的中文程度倒退。樂施會透過「從起步開始-幼稚園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支援計劃」支援了1,200多名非華語學生及170名教師,以全港首創的「動態增潤學習模式」教學,結合「師徒制」老師培訓,為少數族裔學生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融入香港主流教育。

      24/03/2023
    • 第一百九十九集 民航處電子工程師職系知多啲

      第一百九十九集 民航處電子工程師職系知多啲

      「刊憲立例會實行,堵截來港假難民?」
      本港一直有大批免遣返聲請人士滯留,帶來不少治安、非法工作等社會問題。政府星期五就會刊憲,推行預先通報旅客資料系統,打擊假難民,詳情到底係點?

      「民航處電子工程師職系知多啲」
      機場所有航班能夠流暢往來,全賴航空交通管制員透過空管系統處理,民航處電子工程師的責任,就是確保這個系統運作暢順。實質工作到底係點?兩位嘉賓今晚會為大家分享。。

      「漫遊築覺-跑馬地歷史建築︰山村道54號」
      位於跑馬地的山村道54號大宅,約1920年代興建,是跑馬地區內現存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之一,於2020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大宅保留拱橋窗戶、木製樓梯、火爐煙囪以及拼花地磚等古典大宅特色。有慈善團體近年將大宅活化及設立駐留計劃,為年青藝術家提供藝術創作和分享的空間。

      23/03/2023
    • 第一百九十八集 口述影像助視障人士觀賞

      第一百九十八集 口述影像助視障人士觀賞

      「呼吸道合胞病毒,BB大人小心中伏」
      由3月9日起,屯門醫院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內先後有三名男嬰與三名女嬰,全部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正接受隔離治療。同一病房亦有三名職員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究竟什麼是合胞病毒呢?

      「口述影像助視障人士觀賞」
      視障人士因為視力問題,觀影時往往需要依賴旁人協助。口述影像可以幫助視障人士在腦海中重塑影像,欣賞作品。較早前香港展能藝術會就開設「口述影像工作坊」教授口述影像的歷史及技巧培訓人才。

      「樂齡有辦法-智齡科技體驗中心」
      本港人口有持續老化的趨勢,長者安老生活越來越受到關注,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在校園內成立一個智齡科技體驗中心。透過展示智齡產品及舉行參觀活動,邀請長者智齡大使擔任導賞員,讓公眾對智齡科技有更全面的了解。

      22/03/2023
    • 第一百九十七集 免提追蹤買餸車.長者出行輕鬆些

      第一百九十七集 免提追蹤買餸車.長者出行輕鬆些

      「巴塞爾藝術展,文化藝術新視」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今日開始於會展再度舉行,是疫後首屆香港巴塞爾展會,是次規模龐大,可謂強勢回歸。作為亞洲藝壇盛事,展會將以橫跨兩層展廳的規模,匯聚32個國家及地區、合共177間本地及國際頂尖藝廊參展,絕對令大家大飽眼福!

      「免提追蹤買餸車,長者出行輕鬆些」
      鄉郊長者每逢外出購買食物或日常用品後,經常需要長途跋涉將沉重物品拿回家,容易造成身體勞損。為提升鄉郊長者的生活質素,有中學團隊研發「免提追蹤買餸車」,運用藍牙、紅外線傳感器等科技元素,讓買餸車自動跟隨使用者方向前行,有助減輕長者出行的負擔。

      「為人民服務-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處-寶珊排水隧道」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於2009年興建寶珊排水隧道,是最具標誌性的香港防治山泥傾瀉工程,排水隧道運用了創新技術,例如採用水平定向鑽探的勘測技術、使用伸縮隧道鑽挖機,並且不須建造回收豎井,大大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21/03/2023
    • 第一百九十六集 都市人坐姿不良.易傷脊椎手尾長

      第一百九十六集 都市人坐姿不良.易傷脊椎手尾長

      「旅保包埋跳笨豬?」
      香港人最愛去旅行,疫後大家報復式去飛去玩,不過近日就有香港人去泰國玩笨豬跳出意外,究竟港人去旅遊買旅遊保有甚麼要注意?即使有買旅遊保,玩高危活動出意外又是否可以全數索償?

      「都市人坐姿不良,易傷脊椎手尾長」
      根據衞生署健康調查結果顯示,2020至2022年期間,市民睡眠以外坐着和躺着的時間,每日平均是6.8小時,有15%更超過10小時。不過大家不要以為經常坐着很舒服,事關坐姿不正確,很容易會出現各種脊椎問題。今晚脊醫講解這種情況,並提供預防方法。

      「攞正牌-認可調解員」
      「調解」是有效解決爭議的處理手法,五成以上的個案可以透過調解解決爭端。爭議若放到法庭之上,必有一方敗訴,而調解則是雙方透過溝通達成共識,簽署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做到雙贏局面。如果要成為「認可調解員」,又需要甚麼資格和條件呢?

      20/03/2023
    • 第一百九十五集 民航處招聘 - 航空交通管制主任

      第一百九十五集 民航處招聘 - 航空交通管制主任

      「機場壞電腦,要飛點算好?」
      香港國際機場電腦登記系統昨清晨故障,離港大堂A至E段櫃位登機服務受影響,其間最少12班機延遲30分鐘以上。受影響旅客排隊超過4小時,不少人無法上機。旅客遇到此情況可以怎解決呢?

      「民航處招聘-航空交通管制主任」
      民航處航空交通管制主任的職責,是確保在本港上空飛行的航班安全。要勝任這項工作,需要具備甚麼能力?每日會面對甚麼挑戰?晉升階梯又是怎樣呢?

      「香港美食-瑞士雞翼」
      「豉油西餐」可謂中西文化交融的表現,往時未有足夠經濟能力的平民,都可以藉此一嚐貴價西餐的滋味,而日後更成為一種港式風味。今集會帶大家一窺豉油西餐中的名物:瑞士雞翼的烹調秘訣!

      17/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