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未來·無限

簡介

GIST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身處世界關鍵的轉折,需要眼界和知識。
每個星期六,我們會邀請一位科學家,介紹在其研究範疇內一個正在影響世界未來發展、我們不可不知的趨勢,以專業和視野來培養具前瞻的預測與洞察力。
星期六早上,讓我們看遠一點,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監製: 林嘉瑜
製作: 張璟瑩

最新

LATEST
12/07/2025

從沙士到過敏性疾病的基因研究

嘉賓: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院長(研究)徐國榮教授

「我是徐國榮,我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及副院長,主管學院的研究事務。我的研究領域聚焦於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在人類疾病中的應用,關注包括傳染病、癌症及過敏相關疾病。」


 徐國榮教授形容,自己的研究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十年的階段。


 「在第一個十年間,我主要從事人類基因組研究,成功發現並命名了人類兩萬多個基因中的十個基因。後來這些基因的研究人員也運用到我所提供的資料和基因序列,就像我命名了天上的星星,不過星辰無限,人類基因的數量只有兩萬多個。我的第二貢獻是在沙士疫情期間,當時引起很大的恐慌,亦是全球首次出現這麼大規模的疫症爆發。我與盧煜明教授當年合作進行病毒基因組研究,找出基因突變如何追蹤病的源頭和傳播,最後以PCR技術進行病毒檢測,這些發現影響了往後全球抗疫的工作。最近十年間,我的研究著重於過敏性疾病,包括研究塵蟎過敏與益生菌,我在過敏診斷與治療領域盡了最大的努力,這些方面的研究仍在推進當中,仍未完結。」


 在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期間,徐國榮教授的團隊率先破解了沙士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

「沙士疫情的回憶是最難忘的,既危險亦刺激,當時我有十六位職員和學生一起進行病毒基因組研究,我跟他們說,如擔心生命安全可以離開,最終有十四人留下,分為兩組日夜不休地工作,最後用了十六天完成基因組破解。那時我整整一個月,每天僅睡兩、三小時。 」

 徐國榮教授回想,三十多年前投身科研的時候,環境和現今截然不同,寄語年輕科學家擁抱全球化,建立距地域的研究網絡。

 「我初投身研究時,電子郵件、互聯網尚未普及,科學研究進度相對較緩慢,現在瞬息萬變,現時進事科研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接受挑戰,不能幾十年只固守單一領域。近年亦非常強調研究的轉化,過往很多研究是興趣主導的,我不是說要放棄興趣,興趣是重要的,但不要忘記研究如何能造福人類,這才可讓研究有更大的收穫和影響力,這同一時間會帶來巨大的滿足感,當看到自己的研究能幫助成千上萬的人時,即使有天離開科研圈子,影響力將延續。第三點是我們要擁抱全球化,我常常想,有時從事一項研究,全球有其他幾十組人也在進行同類的工作,如何能做得出色,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合作,大家互補優勢。 最後,建立同心合力的團隊是研究的關鍵,正如沙士期間我和其他十五人的團隊,以生命完成工作,團隊平時要有良好的溝通和共同的理念,患難與共,團隊是成功的首要。」

12/07/2025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

重溫

CATCHUP
X

人工智能助設計長者個人化健康方案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雷逸華教授

「我是雷逸華Justina Liu。我是現任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主要負責本科及深造護理教育,同時也是該學院的教授。我在學術界工作已超過二十年,主要負責教學和科研工作。」

雷逸華教授鑽研運用各類創新科技,提升體弱長者的健康和生活質素,她指樂齡科技的發展,令過去一些枯燥的長者訓練,轉化為具趣味的體驗。 
「我希望利用樂齡科技設計一些訓練,並加入遊戲元素,將以前較為沉悶的訓練變得有樂趣。這個想法源於我當年還是護士學生時,經過治療室看到一群長者在接受訓練,他們大多因訓練內容單調而昏昏欲睡。當時的治療師只是將紅色和綠色的豆子混在一碗中,讓長者用筷子分開,十分沉悶。因此,現在有機會時,我就希望能在訓練中加入很多遊戲元素,切合他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讓長者寓訓練於樂趣,並能與其他老友記甚至孫輩一起參與,從而提升他們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最難忘的故事是許多老友記參加完我們的計劃後,都會向我們表達謝意。我記得曾有一位小學校長寫信給我們的團隊,感謝我們設計的遊戲對他的幫助。」

雷逸華教授認為,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發展,尖端技術能夠為每位長者提供更貼合個人需求的健康管理方案。

「未來十年,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進步,個人化健康科技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利用這些科技,我們可以為每位長者更精準、貼身地設計個人化的健康方案,例如根據他們的健康數據提供運動訓練計劃或營養建議,甚至心理支援。這些科技不僅能提升長者的健康和生活質素,還能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為社會帶來長遠效益。現今世界的問題越來越複雜,並無單一科技可以解決世上眾多問題,因此建立人際網絡很重要,在自己領域的做到專業, 然後與其他領域的人合作,去解決越來越複雜的健康或社會問題,我認為建立人際網絡對年輕科學家來說非常重要。」

香港電台第一台

05/07/2025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