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Presenter:張鳳萍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20/04/2024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美秀——用心竭誠服務市民 公正持平恪盡職守

周主任: 

您好嗎?自從數年前跟您在深圳舉行的法律論壇見面交流,轉眼已過了數個寒暑,而我亦展開了職業生涯新的一頁。
我在4月11日正式接任成為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展開三年的任期。我很榮幸獲委任為平機會主席,讓我可以利用過去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繼續服務市民,回饋社會。我對這份新工作充滿冀盼,在未來的日子,我會恪盡職守,踐行使命,帶領平機會本著積極進取、精益求精的精神,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平機會是一個獨立法定機構,負責監督香港四條反歧視法例,包括《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的實施和執行。透過處理投訴、協助調停、給予法律協助,平機會為受到歧視的人提供有效的申訴途徑。另一方面,通過研究和政策倡議,安排培訓和進行公眾教育,平機會致力提升社會大眾對歧視議題的瞭解,推動他們接納和實踐平等、多元和共融的價值。
雖然香港是一個多元城市,但個別市民對不同特徵和能力的人仍是抱有誤解甚至歧視,因此平機會必須透過執法、預防及教育多管齊下的策略,改變這些觀念和消除歧視。在律政司工作多年的經驗,為我建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我會帶領平機會的團隊履行法定職能,應付未來的工作和挑戰。
事實上,我在律政司的工作與現在平機會的崗位有個很大共通點,就是對法治的維護。眾所周知,香港是個法治社會,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市民的權益,包括享有平等機會和免受歧視的權利。平機會作為監督反歧視法例的實施和執行的機構,在維護法治上亦擔當重要角色。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廣香港成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又積極推動替代爭議解決方式,為解決糾紛提供多元的選擇。調停是另一個在法院以外解決爭議的選項。平機會的團隊在處理投訴及協助調停方面都非常專業,經驗豐富。2020年至2023年期間,在平機會安排進行調停的個案中,調停成功率一直維持在80%以上。不少個案更是在未展開調查時便提早調停成功,省卻各方需要經過調查甚至上法庭的時間和資源。
未來的日子我會探討擴展平機會員工的專業知識及發展,進一步提升平機會的效率效能、專業地位及聲譽,以成為亞太區內領先的歧視爭議調停機構。事實上,亞洲區內從事相關工作的機構過往曾接觸平機會,瞭解我們處理投訴及調停的機制,他們對平機會的機制均有很高的評價。我認為平機會的經驗亦可供粵港澳大灣區內相關機構及人員參考,通過交流,兩地可以彼此借鑒經驗,共同推動灣區內的反歧視工作。
除了提升平機會在投訴處理及調停機制方面的效能和聲譽,我與平機會的團隊亦會根據2024-2026的策略性工作規劃,當中所列出的策略目標及優先工作項目,謀劃及推進工作。這些策略目標包括:提倡僱主聘用邊緣社群的人才,培育多元共融的勞動人口;促進暢通易達推廣通用設計;加強青年對平等機會的認識;在多元社會建立互相尊重的文化,以及維持高水準的機構管治。這些策略目標不止為解決本港迫切的歧視議題,確保弱勢社群能平等參與社會,亦為應對香港社會的轉變和挑戰,例如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增加對通達無障礙環境及設施的需求等。
要成功推展以上的工作,除了平機會管治委員會、管理團隊和員工一起團結努力,亦必須靠市民大眾和不同界別的合作和支持。未來的日子我會積極與不同持份者和團體聯繫,耐心聆聽他們對平機會工作以及預防歧視方面的意見,務求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凝聚各方一起構建平等共融、和諧的社會,為香港及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我期望往後有機會再與您分享平機會的工作。最後,祝您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美秀
2024年4月20日

20/04/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溫

CATCHUP
02 - 04
2024
RTHK Radio 1
X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 阮淑茵——冀香港有照顧者為本的政策及服務 讓基層照顧者能有喘息空間

Presenter:張鳳萍

*標題由編輯所加

田叔你好: 

你已經走了3年還是4年,彷彿是很久以前的事,但關於你和你太太的片段我還是歷歷在目。想起你第一個畫面就是年過80的你每天拖著瘦小的身軀,踏著細碎的步伐,為患血癌的太太去領免費飯,一般人走十五分鐘的路,你要用差不多一小時行。還有每次與其他年長護老者開會,提到要找代表表達護老者的心聲,你都會毫不猶豫,主動答應接受不同傳媒訪問,每一次聽你發言或者接受訪問,你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好堅定,我知道你為的是希望所有基層的年長護老者,可以有一天領到政府的護老者津貼及有需要時能獲得多一點照顧。 

田叔,經過你和其他護老者的努力,社會現在多了討論護老者的困難,政府亦開始關注照顧者,政府委託了理工大學做「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2022年公佈了研究報告,接著施政報告亦出現有關照顧者的篇幅,今年10月會將照顧者津貼計劃恆常化,並且金額提升至3000元,本來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進展,可是,我們認識一班基層護老者仍然未合資申請護老者津貼,因為仍有四大申請門檻未放寬,領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領傷殘津貼的照顧者仍是不合資格申請,並且要5年前開始申請長期護理服務才合資格。所以我們認識一班基層、經濟困難的照顧者至今仍然是領不到護老者津貼。可是你知道,身為基層年長照顧者,當家中有體弱家人要照顧的時候,便明白為何護老者津貼那麼重要,田叔你曾經參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7年有關基層年長護老者的研究,裡面近8成受訪護老者表示,需要照顧家中體弱長者後開支增加,最大開支分別是藥費、交通費及保健食品費用。 

而基層護老者的經濟壓力絕對不容忽視,我們認識另一位年長護老者,照顧患認知障礙症的丈夫,因為經濟困難而在照顧時增加不少壓力,婆婆開始照顧體弱丈夫已導致抑鬱症病發,每次陪丈夫看病都是一次艱苦的旅程,因丈夫身體弱又脾氣不好,每走幾步便嚷著要坐下休息,疫情期間更因不願戴口罩而經常同婆婆爭執,雖然坐的士會相對較輕鬆,但因經濟困難,要節省金錢,婆婆多數寧願選擇承受壓力,帶患認知障礙症的丈夫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醫院或診所覆診。兩年前,因種種壓力及身體情況影響,婆婆「爆血管」入院,清醒後不是關心自己的病況,而是關心丈夫是否有人照顧食飯及食藥,這反映香港護老者的另一個困境,當照顧者有病或有急需時,沒有緊急支援服務可以幫忙,以致照顧者即使自己患病或有事,都「死頂」,導致身心疲累,壓力非常大。 

香港仍然未有照顧者為本政策,及沒有一個官方統一的照顧者定義,當照顧者有需要時要到不同部門或服務單位,經歷多次不同標準的評估及審查,這些繁複或不成功的經驗會阻礙有需要的護老者對外求助。而且未有全港照顧者的統計數據,未能對應問題而作完善政策及服務規劃,特別未有具體措施去發掘及支援高危的照顧者家庭。今年10月政府會設立支援專線,讓照顧者有需要時可以透過熱線電話尋求協助,可是若背後的支援服務無改善,未必能真正支援到有實際需要的護老者,政府現時提供約230個指定日間暫託名額和約330個指定住宿暫託宿位,並將於2023至24年度增加約30個日間暫託名額,雖然即將會增加暫託服務名額,但供應遠遠未能應付需求,而照顧者面對不同類別及程度的需要,除了仍然需增加更多現有服務的名額,亦需要發展其他類型服務,特別是發展社區資源。 

我們機構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最近有一個小規模的計劃:長者社區保姆計劃,希望政府參考於各區進行類似的計劃,由社工及其他專業人士為社區中有心服務長者的婦女提供訓練及支援,善用她們不用照顧小孩的時間,協助同區有需要的年長護老者。田叔如果你仍在就好,我可以介紹計劃給你,長者社區保姆計劃的婦女會定期聯絡及家訪護老者家庭,提供關懷及了解日常生活需要,她們可以協助買餸、陪診、上門暫託、緊急支援及連繫社區資源等等,甚至為每位長者進行簡單認知障礙評估及訓練,經職業治療師評估及指導,婦女上門陪同長者及護老者做復康運動訓練,按照每一個護老者家庭的需要提供合適的服務,參加計劃的長者同護老者心情都好好多,護老者又可以有機會喘喘氣。 

我經常想,如果香港有照顧者為本的政策及服務,基層年長護老者如果有護老者津貼,有更到位的緊急支援服務及暫託服務,還有長者社區保姆計劃,你和其他幾位已離開的護老者生活會有甚麼不同?會否可以過得輕鬆一點?感覺到世界更多關心和溫暖?會不會不用在病患、擔憂及悔疚中離開?會不會可以有時間更加關心自己多一點?年長護老者可不可以過更快樂安心的晚年?不會再於新聞報導見到有關照顧者的悲劇? 

田叔,祝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可以和太太過得愜意自在,不用再承受身心痛苦,希望你也能祝福及看顧其他仍在盡心盡力照顧家人的基層年長照顧者。

 

阮姑娘敬上

2023年5月27日

RTHK Radio 1

27/05/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