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14/09/2024

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 關志健——固本培元 推動傷健職場共融

黃老闆您好:

謝謝你們早前撥冗出席我們舉辦的 DEI@WORK 共融在職場培訓活動!我留意到您與同事們十分投入參與「真人圖書館」的交流環節,而其中一位同事更提到:「沒想到殘疾人士也可以如此思考敏捷、活潑精靈!」
在剛剛過去的巴黎殘疾人奧運會上,香港代表隊奪得3金4銀1銅的佳績。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患有肌肉萎縮症的運動員何宛淇在混合雙人賽中奪金時說過的一句話:「只要相信,是沒有不可能的。」無論獲獎與否,運動員們都展現出堅毅的鬥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其實,殘疾人士的舞台不僅僅是四年一度的殘奧會,他們當然也可以在職場的舞台中發揮所長。可惜的是,許多僱主、員工常常都低估了殘疾人士的能力。當提到「殘疾人士」,很多老闆就會聯想起「他們需要被照顧」;即使相信殘疾人士能夠工作,也會誤以為他們只能留在庇護工場。香港勞動人口不足,一些公司需要聘用外勞,不過礙於種種的不理解,他們的腦海裡從未有一絲聘用殘疾人士的念頭。
針對這個現象,我與八間社福機構聯手推動 DEI@WORK(共融在職場) 運動。剛開始時,不少朋友問:「你經常提到DEI@WORK,但到底它是甚麼呢?」DEI 其實是Diversity(多元)、Equity(公平)及 Inclusion(共融)三個詞彙的縮寫;而DEI@WORK K(共融在職場)運動則是將 DEI 概念應用於職場,主張企業在工作場所中實踐「多元共融」,協助殘疾人士融入職場。
通常,我們會理所當然地期望員工能夠適應種種工作環境的要求。然而,每個人的背景及需要都不盡相同——如果我們的工作崗位及設備僅為多數人或所謂「主流」的需要而設計,那些與「主流」有所不同的群體便可能會被社會忽略。以殘疾人士為例,若主流社會對他們的狀況和需要缺乏了解,便會不自覺地將他們排斥在職場之外。這種情況不僅會讓殘疾朋友失去機會,還將浪費社會上寶貴的人才資源。
隨著融合教育的推動,殘疾人士接受教育的機會大幅增加。2023/24年度,喺各大專院校就讀嘅學生中,有4,190名係殘疾學生,較五年前嘅2,289名增加八成。 同樣地,隨著輔助科技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工具能幫助殘疾人士克服障礙,例如:現在有公司研發出「字幕眼鏡」,可以將聽到的聲音即時轉成文字,顯示在鏡片上,讓聽障人士能「看到」別人說什麼,從而克服溝通障礙;網上會議平台也使行動不便的人士可以在家工作,以及進行工作會議。
當今社會對ESG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職場共融及殘疾人士就業等議題也日漸受到關注。ESG 包括「環境」、「社會」及「管治」三大範疇,企業往往在「E」與「G」方面做得很棒,但對其中的 「S」,即「社會」部分,似乎總是缺乏具體行動——可以大膽地說,在推動殘疾人士就業方面,香港仍然停留於「口號階段」。不少企業主要通過捐贈或組織企業義工來關懷弱勢群體,但鮮有有實質行動推動殘疾人士共融就業。
即使企業管理層願意聘用殘疾人士,若缺乏配套,其實都並不足以真正實踐傷健共融。許多企業內的主管和同事,普遍對殘疾的分類未必了解,更遑論懂得如何與殘障人士溝通和相處。由於缺乏足夠的認識,許多主管自然會對在聘用殘疾人士方面裹足不前,生怕遭到前線同事反對。因此,即使有僱主真的想踏出一步聘用殘疾人士,往往也無從入手。
那麼,如何才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傷健共融呢?首先,我們需要為公司全體員工提供培訓,讓他們對殘疾人士的需要及特性建立基本的認識,澄清常見的偏見。這樣可以避免因同事了解不足而造成的恐懼和誤解。另外,管理層亦應制定明確的傷健共融政策,將共融制度化,從招聘程序開始確保公平對待每一位求職者。制度化的好處在於,即使有心推動共融的同事離職,整體的共融措施仍能持續推行,不會受到阻礙。最後,企業亦可邀請合適的社會福利機構提供專業支援,讓企業進一步了解殘疾人士的需要和相關的資源。透過這些方法,更可能使企業逐步建立傷健共融的工作環境。
我的團隊曾走訪不同的學院,與學生們分享如何與殘疾人士建立良好互動的實用技巧。在一次活動中,有商學院的學生在聽過我們的講解之後,直截了當地問了我們一個問題:「與其要多花功夫學習,何不索性聘請『正常人』呢?」年輕人不虛偽,如此直率的提問,反而值得欣賞。這跟很多公司主管取易不取難的心態相似。
但其實,學習和殘疾人士相處,並不是複雜的一件事,不會額外花員工太多的時間與精力。您看,現在不少企業主管都開始學習與「00後」出生的員工合作共事之道,希望能有效地跟新一代合作,善用年輕人的創意。同樣地,當企業只要願意踏出一步,嘗試掌握與殘疾人士共事的法門,便能擁有更廣闊的人才庫,讓人才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力。
我曾經與一家大型餐飲集團合作推行一個共融就業計劃,安排一群殘疾人士到該集團旗下多家餐廳工作。那次的合作過程非常愉快,還成功安排許多殘疾人士就業。當我們與集團主管會面、正想開口道謝之際,他們已經急不及待地向我們表達感謝,認為這些新員工有效地緩解了餐廳人手緊絀的情況。這豈不正是「創造共享價值」嗎?
要改變根深蒂固的觀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並不怪責企業對殘疾人士的認識不足:畢竟許多僱主和員工其實從未接受過相關的培訓。不過水滴石穿,透過各方共同努力推動共融的理念,終有一天能為社會帶來改變——「只要相信,是沒有不可能的」。
關志健
2024年9月14日

14/09/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溫

CATCHUP
07 - 09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及講座教授 劉啟漢——應對酷熱天氣

主持人:

乘恩、卓恩、曉恩:

你們好!香港最近天氣非常熱。美國東岸的天氣如何?今年夏天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去探望你們,希望你們一切安好,能夠應對當地的高溫和極端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可能是過去10萬年中最熱的一年。在香港,天文台也記錄到2023年有史以來最熱的八月和夏季,許多人都在抱怨極端高溫。

由於我研究天氣和氣候,朋友們經常問我為什麼現在這麼熱。他們從新聞和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中了解到,聯合國希望將溫度上升限制在2度或1.5度以下。但這應該只會在世紀末發生,而不是現在。而其實,IPCC 預測的溫度變化所指是全球年均溫度的變化,事實上,某些地方的溫度變化有可能是會比這升幅高。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能達到這個升温目標,在實際情況下,溫度在未來幾十年內仍會繼續上升,然後才會在本世紀末前慢慢下降至2度或以下。

有些朋友亦和我提到厄爾尼諾現象,他們說2023年特別熱是因為太平洋上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事實上,隨著厄爾尼諾影響的減弱,溫度應該會下降,所以無需過分擔心。但是,儘管2023年的異常高溫有部分是由於厄爾尼諾現象,整體溫度無可否認是出現了上升的趨勢。我認為2023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預警,讓我們提前體會未來10至20年的一般溫度會是什麼樣子。除非我們立即採取果斷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到2050至2060年,我們可能會懷念2023年那樣涼爽的年份。

我希望2023年的熱浪這個早期預警,能加強世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決心。儘管世界存在許多分歧,但我們過去幾年應對COVID-19的經驗已經表明:(1) 無論多麼複雜的問題,人類系統在必要時都能夠在短時間內作出改變,(2) 世界各國在面臨共同威脅時,能夠合作並找到解決方案。如果2023年的熱浪可以作為警告,讓世界各國認識到氣候變化是我們的共同威脅,那麼這次高溫的經歷就是值得的。

2024年的高溫仍在持續,已經在全球造成重大傷亡。截至六月底,在泰國,氣溫一度高達攝氏44.2度,至少有30人因極端高溫而死亡。在印度,熱浪造成至少77人死亡,德里、北方邦、比哈爾邦、賈坎德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的氣溫達到攝氏49.9度。在沙特阿拉伯的朝聖活動中,超過1300名朝聖者因氣溫超過攝氏51度而死亡。這些悲劇告訴我們,每個人和每個地方都必須思考如何適應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極端事件。

聯合國在2022年指出,早期預警系統是減少因嚴重天氣事件所造成的傷亡和影響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因此,他們啟動了“全民預警”(Early Warning For All)倡議,呼籲在2027年之前,建立針對不同天氣災害的早期預警系統來保護所有人。在香港科技大學,我們正與世界氣象組織合作,建立一個氣候風險區域研究和共享中心,以分享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風險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個好的早期預警系統,應包括分析和預測災害,制定預警系統和行動建議,並將其傳達給公眾(尤其是弱勢社群),說服他們採取相應行動。當中其實包含很多挑戰。例如,熱浪對長者的影響特別大,但他們往往低估現在熱浪的嚴重性,覺得自己過去也曾經歷過不少熱浪,即使有空調,也因成本的考慮而不去使用。其實,他們可能不了解現在的熱浪是比他們過去經歷的更熱、持續時間更長。而隨著年齡增長和慢性病的存在,他們對熱的適應能力也不復當年。

兒童也是另一個容易受影響的群體,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能力未如成人般有效。高温時,他們應該要在陰涼處玩耍、定期喝水和穿輕便的衣服。戶外工作者需要經常休息,保持水分,並穿戴防護裝備。另外,按小時計酬的工人可能會因經濟壓力而無法遵守熱浪警告中的停工建議。雇主和戶外工作者的主管應學習如何辨認中暑的症狀,並制定系統以鼓勵工人定期互相留意和關懷。政府也應該加強宣傳社區避暑中心,或利用能源援助計劃,協助長者和其他弱勢社群。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多關心鄰居,透過慰問和交流,確保大家有涼爽的環境和充足的水分。在科大,我們正利用我們在PRAISE-HK空氣質素健康風險系統中的經驗,開發一個個人化的極端天氣事件早期預警系統。我們亦與香港紅十字會和香港哮喘會等社區團體合作,希望能夠有效地接觸弱勢社群。譬如,我們了解到系統的警告發布若過於頻繁,會容易令一般市民忽視,但對有需要的弱勢社群則不一樣;又或是一般弱勢社群可能沒有時間去理解這些警告。透過和長期與弱勢社群有互動的社區團體合作,我們希望可以運用他們經驗,將預警信息傳遞給弱勢社群,藉此能更有效地幫助社區。

過去幾年與不同社團的合作,讓我越來越感受到家庭和社區支持對於幫助弱勢社群應對未來幾十年可能出現的極端事件是何其重要。由於你們住在紐約和華盛頓,離住在多倫多的祖父母更近,相信他們會聽你們的話,所以你們應該多打電話關心他們的狀況,在熱浪期間,提醒他們保持水分,並適當使用空調。

十分想念你們,希望聖誕可以與你們見面。

父親

2024年7月20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20/07/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