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X

開拓文字新國度 帶來閱讀新感覺

    開卷樂

    簡介

    GIST

    Presenters:馮傑、黃怡

     
    開拓文字新國度,帶來閱讀新感覺。與你一起走進文字世界,分享閱讀的樂趣。
      
    #香港電台文教組
    #藝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11/05/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再現嶺南: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域文化》|嘉賓: 羅樂然(作者)

     
    【開卷樂】《再現嶺南-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域文化》-傳承與流行


    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的城市,也有不少傳統民間習俗受到嶺南文化影響和融合。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編寫的《再現嶺南-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域文化》,講解了嶺南文化和風俗在古代形成的脈絡,再闡述香港如何傳承和表述嶺南習俗。

    古代以五嶺將南北分隔,五嶺指南嶺山脈,由東至西分別是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這些山脈以南的範圍,便是「嶺南」。據羅樂然分析,山嶺的地理限制將嶺南和中原分隔,但自唐代張九齡開闢梅嶺山道後,中原士族為了逃避各種衝突混亂而進入廣東,影響了嶺南風俗的形成,例如宋朝歷史變遷、北宋、蒙古期間的戰亂等。中原人士定居南方,自稱保存中原已消失的獨有文化,明清期間廣東一帶文人更認為自己的語言是保留了中古語音。南來文人一步一步把嶺南文化重新詮釋。羅樂然認為,嶺南並非一種單純地理位置概念,而是不斷轉化,按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和政治需要,注入新定義的地域文化意象。

    嶺南有不少習俗文化延伸至香港,中秋節大坑舞火龍、長州太平清醮、潮籍盂蘭勝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了嶺南原鄉民俗文化如何糅合在地元素,在香港把其文化傳承下去。舉例說,嶺南各地的客家區域、廣東南海以至安徽均有舞火龍的習俗,就連紮火龍的珍珠草大多由廣東惠州一帶取得。

    羅樂然更提及黃大仙在香港得以保存並發揚光大的歷史。據閻江《嶺南文史》考證浙江金華到嶺南現存的「黃大仙」文獻,現時香港人熟悉的黃大仙,主要融合浙江金華的赤松子黃初平升仙和嶺南羅浮山黃野人贈醫施藥的故事。1897年,賣藥商人稱得黃大仙指導,奉其為仙師,又在廣州芳村建第一座祠觀,後又得乩示南下香港發展,1921年得富商資助在竹園建黃大仙廟。1956年政府有意徵收黃大仙的土地,幸得東華三院總理黃允畋將黃大仙祠對外開放,又將入場費用於慈善教育工作,弘揚濟善精神,而得到政府認可。最終,香港保留了嶺南的黃大仙信仰,甚至金華發源地亦重新恢復興建黃大仙廟。

    香港與不少嶺南文化一脈相連,就連嶺南音樂藝術,更逐漸融入香港流行曲之中。「南音」這種清末民初興起的傳統說唱音樂,在粵港澳三地盛行,當中又以地水南音最為人熟悉。南音演唱者多是失明藝人,一人自彈秦胡、椰胡等樂器,在茶樓、酒館甚至風月場所表演。隨著粵曲、流行曲逐漸流行,南音逐漸式微,不過近年保育傳統文化意識漸強,南音受到流行音樂人注視,例如2005年歌手方大同的作品《南音》,講述無錫音樂人阿炳這名失明道士落難到風月場所的故事。歌手張敬軒曾將地水南音一代宗師杜煥的作品《憶往》結合自己的歌曲《披星戴月》。而他在2021年推出的歌曲《魂遊記》,更是香港樂壇第一首直接將地方南音與流行曲跨界混合的作品。

    嶺南文化一直在融合在地文化,隨時間的推移,發展出獨特的香港文化。

    11/05/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重溫

    CATCHUP
    03 - 05
    2024
    RTHK Radio 2

    11/05/2024

    04/05/2024

    27/04/2024

    20/04/2024

    13/04/2024

    06/04/2024

    30/03/2024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X

    《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 ︳嘉賓:蘇苑姍(作者)

    Presenters:馮傑、黃怡

    |
    「至於努力的意義,我們無法衡量,也不能衡量,讓疼痛自行解釋生命吧。」

    疾病作為一種最私密的身體經驗,那些抽象感受不容易與他人分享,亦難以被理解。更多時候,艱苦的經驗會被簡化為無痛的勵志故事,削去疾病本質,失去了疾病的真實性。蘇苑姍是青年作家、浸大中文系畢業生、文學評論者,然而佔據她生命更長的,是長期病患者的身份。蘇苑姍從小學開始惡疾纏身,定時須入院輸血。蘇苑姍說,她從來沒有想過能完成此書,書名《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看似滿懷希望,然而一切卻因絕望而起。從小面對死亡命題的她,在兩年半前見證男朋友因不公義而身亡。茫然成為了活下去的人,她決定下筆將生命的種種書寫下來,作為保留他的方法,思考能活下去的世界可以如何。

    他們的疾病書寫

    在主流文化中,關於疾病的故事,往往要光明勵志才符合大眾的期望。但作為病者,蘇苑姍卻不能在那些作品中找到共鳴。蘇苑姍更傾向以文學的方式呈現疾病,她相信文學的本質不能避開沉重和黑暗面,文學真實地打開艱難的生命經驗,才能有更多的面向去看人性是甚麼、生命是甚麼。她喜歡西西的《哀悼乳房》、李智良的《房間》、盧勁馳的《在熾烈的日光下我所誤讀的一切》,在這些真實的書寫中,她看到文學的力量所在,正是處理生命中黑暗和複雜,那種不很光明的力量。

    對於蘇苑姍,書寫和閱讀文學是必需的。她的個性是遇到甚麼都不會避,何況她的問題是不能逃避的。而文學創作是她沉澱和提取力量的過程,在過程中不能欺騙自己,像對著未知的海,找條活路給自己走下去。這是她活下去的方式。

    坦誠的疼痛與寂寞

    《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是散文集,篇中穿插著不同時間寫的文字碎塊。從文字的斷面,我們能理解,她當下身體和精神狀態,容許著她書寫怎樣的短篇文字。讓人更深刻的,是她坦誠地書寫疼痛與疾病相關的遭遇。她擅長將身體感覺作精準的比喻,而且帶有一份文藝的精美。例如她細說抽骨髓的針鑽入身體時那觸覺和聽覺的細節,治療時凍得天花板像落雪等等意像。她形容「痛楚爬滿神經,像一隻突然爬行的螃蟹,從腳趾一路爬向腦袋,在顱內四壁亂衝亂撞,突然把我鉗住,那痛,完全超出我的經驗,難怪,癌症的英文名稱又解作蟹。」沒想到,巨蟹座的英文「Cancer」與癌症英文「cancer」原來如此相關。

    這些書寫,一方面能把很難和身邊人分享的身體經驗,翻譯成大家可以明白的文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這是她應付痛的方法,疼痛時像由另一個鏡頭望著床上的自己,試著把身心抽離。而發燒是最貼近內心的自己,迷迷糊糊的意識會有很多文字走出來。

    這些生命經驗在這個時代,它的意義超越了一個人的生死。蘇苑姍說,這段時間經常有人話「鬥長命,唔好死」,她相信信念的延續才是生命。「希望大家揭開這本書時一起經歷一段有血有肉的真實,也可以克服各自面對的難關。將痛擺出來,並不是想否定或削弱生命,反而讓生命更有價值,沒有人會走過一件大事而不留下痕跡,留下痕跡亦不是停在過去,而是要思考將來,怎樣才是更好的世界,可以的話給一些力量大家,彼此一齊撐住。」
    |

    RTHK Radio 2

    18/09/2021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