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最新

LATEST
04/05/2024

生命熱線執行總監吳志崑- 別把悲傷留給自己

親愛的陳女士:

 

很高興收到妳的感謝信,我們一眾社工及義工得悉妳現在的精神及身體健康逐步改善,重新振作,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更定期參與義務工作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士,實在令人鼓舞。

 

感謝妳當初對我們機構的信任!回想五年前經朋友介紹到「生命熱線」接受服務的妳,著實令人痛心。當時妳先生因病突然離世,加上唯一的女兒不在身旁,妳在一夜間面對突如其來的惡耗,與相依為命五十多年的伴侶分離,必定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創傷。

 

當時妳說的一句話,「他離開的時候我哭不出來,但現在我崩潰了」令我們完全感受到妳那錐心刺骨的痛,之後妳終日流淚,不肯進食,日漸消瘦,連開口說話都感到困難,每日反覆思索「生存還有什麼意義?」更向社工透露想早日到另一個世界與老伴團聚。其後社工發現妳有自殺傾向,及表現出嚴重抑鬱及焦慮的症狀,這一切都令我們十分憂慮。

 

我們理解妳的無助,是因為曾經帶給妳快樂和幸福的家庭好像已經失去了,生命中那一份安穩也頓然沒有了,整個世界就像失去了色彩。我們亦明白妳想要靜靜地獨處的同時,卻渴望有人能夠伸出援手幫助妳。


過去數十年的妳將身心全放在家庭上,婚後專注照顧女兒,至女兒成家立室,其餘時間都寄托在丈夫身上,沒有社交生活。每當妳生活遇上困擾或感到不愉快時,妳選擇了獨自承擔,不敢向已嫁到外地的女兒傾訴,妳知道女兒要適應外地的生活,同時要照顧孩子已很吃力,妳實在不想打擾她加重她的負擔。妳一直抑壓自己的情緒,把自己最悲傷、痛苦、鬱悶的一面埋藏起來,即使面對喪偶之痛,還是對家人說 :「不用擔心,我沒事」! 我們知道妳用心良苦。事實上,長期抑壓內心的痛楚及不斷積累負面情緒,除了會導致生理健康問題外,還會對精神健康造成嚴重的負擔。幸好我們能夠遇上,對妳說聲 :「妳並不孤單的,我們隨時願意傾聽妳的心事,於妳有需要時為妳提供支援。」


事實上,抑鬱症是其中一種常見於長者的精神問題。就我們接觸的個案,了解到長者普遍受各種健康及生活問題影響到心情,而出現抑鬱、焦慮、孤獨等情緒問題。如果長者精神健康被忽略,將會衍生其他身體上的疾病,例如心臟病或高血壓等。故此,令長者保持心境開朗至關重要,親友或朋友的陪伴,或及時找到可傾訴的對象都可以成為他們繼續向前走的動力。

 

透過我們社工和義工定期上門探訪及電話慰問,以「陪伴」及「聆聽」的方式讓妳的情緒找到安全出口,令妳的不快情緒得以紓緩,更讓妳明白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妳的女兒及孫兒也是妳生命的一部分,堅強樂觀地活下去對他們意義重大,我相信,你已過世的老伴也一樣希望妳活得幸福。幸好妳意識到自行結束生命不是一個辦法,並願意向社工們傾訴心事及接受醫生的治療,令身心逐步好起來,更重新建立朋友圈,與朋友飲茶、行公園、做運動,重拾對生活的熱情。

 

此外,我們非常感恩見到妳積極參與中心活動,更自發參加義務工作,幫助其他有需要人士,與長者或同路人分享經歷,為大家打氣,與仍在逆境中迷失的人同行尋找出路,同時透過多加接觸社會,妳變得更樂意接受新事物,甚至學習用智能電話、學習上網,現在的妳懂得上網看新聞、玩遊戲及與在外地的親友視像溝通,與時代並進,重燃生命動力,展開人生的新篇章,我們為妳的「二次人生」感到無比高興。

 

藉此機會,我代表「生命熱線」再次感謝妳對本機構的信任,盼望有需要幫助的人士能接受我們的服務。本機構於1998年開始推行預防長者自殺服務,至今已超過二十六年,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於2006年開展「生命共行」外展長者服務,此計劃旨在讓有情緒困擾及有早期自殺徵兆的長者在情緒低谷中,透過定期的社工和義工探訪及電話慰問,走出情緒和自殺的困境,重拾生命動力,從而安享晚年。

 

最後,希望妳的改變能啟發到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士,我們深信,把悲傷留給自己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只有敞開心扉,正視問題,向專業人士求助並積極面對,才能活出美好人生。

 

 

祝妳生活愉快!

 

吳志崑

2024年5月4日

04/05/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溫

CATCHUP
03 - 05
2024
RTHK Radio 1
X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總監陳澤群教授——推動銀髮經濟 建立活齡社會

Alan:

從1996我畢業至今,你已經協助十多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取得博士學位。你雖然年過70,仍然思維清晰,論點獨到,不遺餘力地服務學生和學系。

Alan,我想同你分享近期銀髮經濟在香港之情況。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的施政報告提到要發展銀髮經濟,提高長者生活質素,推動產業發展和商業活動。其實歐盟委員會於2014年已經發表了一份有關銀髮經濟的報告,中國國務院於今年一月亦發布了針對銀髮經濟促進老年人福祉之文件。香港在這個議題上,明顯起步較遲,現在還沒有一份指導性的政策文件。

銀髮經濟是指一切與長者有關的經濟活動,包括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樂齡科技、餐飲和娛樂等。正如國務院文件指出,「銀髮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年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

香港是個自由經濟體系,一向以發展工商業為主,部分人士重視短期利益,我們要慎防把銀髮經濟簡單地視為「銀髮市場」,視長者祇是一個消費群體,單單推出消費產品,促使他們花費。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忽視了長者在經濟方面的角色、貢獻和需要。

近年來,聯合國衛生組織和一些老年學學者,認為銀髮經濟內容應包含「積極樂頤年」和「長者友善社區」,透過發展銀髮經濟,促進長者的健康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香港長者有多方面的經濟活動,他們於就業、工作培訓和居家安老都需要進一步協助。怎樣去提升長者就業率,可能是本港銀髮經濟要處理的重要議題。2021年本港的長者勞動人口為百分之14.6%,日本為25.2%,韓國為37.5%。近年,香港政府提高了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由60歲改為65歲,可是,政府並沒有要求其它公營機構跟從,大部分社福機構和中小學員工的退休年齡,仍然為60歲。另外,八間政府資助大學的退休年齡亦有不同,有些是60歲,有些則是65歲。

由於部分私營公司和公營機構的退休年齡仍然為60歲,很多身體健康和有能力的員工被迫離開崗位,令本港的人材荒更為嚴重。所以,政府有責任提高公營和資助機構60歲以上之員工之就業機會,將退休年齡提高至65歲。

除了提高退休年齡外,政府亦需提升年長員工的技能,職業培訓亦應從中年工人開始,而不是等他們步入老年。

Alan,我於英國的學生大約有4份之一是35歲以上,他們有些是兒女上中學後,進入大學校園,接受專業培訓。香港政府設立持續進修基金,提供$25,000予合資格人士就讀認可課程。如果是一些短期,而又非專業課程而言,這款項當然可以提升在職人士之部分技能,但目前的政策,無法協助年長工人或剛完成家庭照顧責任的婦女,就讀曰間、年期較長和費用較高,諸如護理、物理治療和社會工作課程。原因是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祗幫助30歲以下的全日制學生,30歲以上人士則需要利用個人積蓄,才可以讀日間課程,成為專業人士。

Alan,我今年農曆年前和英國訪港的友人會面,得知他太太以前照顧子女同時,接受護理培訓。他自己現在已退休,但太太仍然在醫院做護士,他的經驗顯示,多年後可以見到英國政府對投資成年學生之成果。香港政府可以借鑑其它國家之經驗,提高對婦女和年長工人的培訓資助,使他們可以就讀年期較長和學費較高的專業課程。這樣,我們年長的員工,才能有更好的技能,從式微的工種轉向市場需求的新工種,或者是從低技術職位轉向高技術職位。

另外,銀髮經濟必須和社會發展結合。香港政府向來支持居家安老,鼓勵長者在家中安享晚年。雖然政府推出社區照顧服務券,但並不是每種服務在每區都有。另外,現在還沒有完善系統,幫助長者和家人選擇最佳的機構和合適的服務。所以,當局可以針對現時社區照顧產業不足問題,協助企業建立社區需要的服務和幫助社福機構運用更多科技於服務上。政府亦可以支持科技公司推出智能軟件,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合適服務。

科技的創新促使智能安居成為居家安老之發展方向,近幾年內地亦提倡「智慧養老」。Alan, 我數個月前探訪江門市,當地政府委託一間非政府機構為長者家庭安裝了測度漏煤氣、水浸和緊急求助的設施。香港政府於這方面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支持企業研發適合本地居家安老的智能設施,提供援助予低收入家庭添置樂齡科技產品。

香港社會一向重視經濟利益和短期成效,我們要避免銀髮經濟發展祇是變成銀髮市場,將長者視為純粹消費者,忽略了他們於就業、培訓和居家養老的需要。祗有把銀髮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我們才能發揮長者之工作潛能,推動居家安老產業,並且同時促進經濟發展和長者之福祉。


澤群

2024年3月24日

RTHK Radio 1

23/03/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