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22/08/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巴黎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舉行,全城關注,而殘疾運動員要踏足殘奧,要克服的困難往往更多,選擇成為全職運動員這條路,當中亦有不少考慮,包括收入來源及退役後的保障等。近年政府在殘疾人士發展資源投放大增,2017年的「殘疾人運動項目精英資助制度先導計劃」,向全職及兼職運動員提供財政資助及訓練支援等,並在2019年將計劃恆常化,資助亦有所增加,這對於殘疾精英運動員投身全職訓練有莫大幫助。究竟年青殘疾運動員,面對的挑戰是什麼?能否傳承「殘奧精神」,再創佳績?

    集數

    EPISODES
    • 家暴

      家暴

      2023年家庭暴力刑事案件錄得1235宗,有協助家暴受害者的機構人士指出,若當事人是少數族裔女性,她們對於香港制度認識不深,致使遇到家人暴力對待亦不懂得求助,導致隱性家暴個案的數字,比呈報的高。政府亦一直致力打擊家庭暴力,並為家庭暴力受害人及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一連串預防、支援和專門服務。社會福利署在全港設立了11個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作為專門服務單位,處理虐待兒童及虐待配偶/同居情侶個案。社工會提供外展、個案及小組服務,為需要接受保護的兒童及在家庭暴力中受傷害的配偶/同居情侶、暴力使用者及他們的家人提供協助,若遇上家暴,事主可以尋求各方面的援助,從而走出受傷害的陰霾。

      23/01/2025
    • 熊貓經濟

      熊貓經濟

      2024年8月15日,海洋公園大熊貓盈盈,成功誕下龍鳳胎,是本港首次有大熊貓成功產子。此外,中央贈送本港之兩隻大熊貓,安安及可可,亦已抵港,本港現時擁有六隻熊貓,隨即掀起一股熊貓熱。有不少人認為,熊貓經濟對本港各界,包括餐飲業、零售業及旅遊業等有不少得益。有學者指,要發展熊貓經濟,必須確立熊貓與本港特色的聯繫,讓香港可藉熊貓宣傳自身特色之餘,亦可令商戶應用熊貓於產品時更有效果。今集將會探討熊貓經濟對各界的影響,是否真的能夠推動及刺激本港經濟發展?政府、海洋公園,以及商界如何讓熊貓經濟可以持續發展?

      16/01/2025
    • 文創產業有藍圖

      文創產業有藍圖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發表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涵蓋四個發展方向,分別為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弘揚中華文化並發展香港特色文化、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完善文創產業生態圈。而根據統計數字,本港約共有近四萬家與文化及創意產業相關的企業,從業員逾二十萬人,文化及創意產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5%。究竞現時香港文藝創意產業的發展情況是怎樣?政府的各項支援又是否到位?業界的發展又實際遇到什麽困難?

      09/01/2025
    • 上映有期

      上映有期

      近年政府積極扶持電影業,包括有首部劇情片、電影製作融資計劃、劇本孵化計劃、薪火相傳計劃等,新晉年青導演要拍攝第一套作品比以前機會大增,成績有目共睹;但有報道指出,本地年青新導演要直接面對市場考驗,開拍第二套作品難度甚高;有說是香港人工高,拍攝港產片成本高,市場小,令投資者卻步;究竟港產片單靠本地市場是否有足夠機會,給予新導演入行及成長的空間?雖然近年整體票房未如理想,影院入場人數大不如前,但接連三部港產片票房過億,究竟普遍電影院業經營情況如何?本地觀眾觀影習慣如何改變?本港電影業能否機會重臨八九十年代輝煌盛世?新作品是否上映有期。

      02/01/2025
    • 留學香港

      留學香港

      政府銳意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自今個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政府暫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另外,2024/25學年起入學的指定全日制高級文憑課程外地學生,畢業後亦可留港一年工作,另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而近年來自中東地區大專生亦有所增加,《施政報告》亦提出建立「留學香港」品牌,以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來港就讀。對國際學生而言,香港的就學環境有何吸引優勢?他們來港後的學習生活,面對著什麼挑戰和體驗?各間大學,以至整體高等教育政策有沒有調整空間,以提供更合宜的配套予國際學生,讓「留學香港」品牌拓展至世界各地。

      26/12/2024
    • 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

      根據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布本港自殺數據,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2023年有所上升,該組別自殺死亡個案由2022年7人增至去年24人,以自殺率計見10年新高;政府早前通過醫衞局、教育局和社署的跨部門合作,今年已在全港中學推行三層應急機制,機制以學校為本,與各持份者攜手合作及早識別和支援高風險學生。究竟學童自殺的原因何在?還在成長及學習階段的學童何以選擇自殺?新推行的應急機制又有否作用?

      19/12/2024
    • 運動精英

      運動精英

      中國香港運動員的水平近年不斷提升,在剛剛過去的巴黎奧運會,本港取得兩金兩銅的獎牌,創下了參賽以來最好的成績。在一片掌聲之下,社會卻出現有關運動員選拔及精英運動資助的不同意見,究竟選拔制度出現了什麼問題,精英項目又是怎樣制定的呢?而一些冷門的運動,其實又有沒有可能成為A級精英項目?業界期望政府可審視運動政策,除了現行的做法,其實還有甚麽可能性,讓有潛質的運動能發展成為香港的軟實力。

      12/12/2024
    • 息於微時

      息於微時

      市場普遍預期隨著減息周期啟動,來年息率仍有機會向下調整,可望為本港經濟帶來審慎正面的影響,雖然本港實際減息幅度與步伐未必會跟歐美完全一致,但仍有助減輕企業經營的壓力,究竟息口轉向會怎樣牽動資金流向,影響本港經濟的發展?個人資產管理與中小企業營商又應該怎樣部署,以迎接較低息率環境的來臨?市民退休資產安排又有何影响?中小企又能否在減息潮中把握先機?

      05/12/2024
    • 新質新創科

      新質新創科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國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任務。如何將創科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發展,將會是大學硏究及工業發展的規劃方向。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於去年推出100億元的「產學硏1+計劃」,促進本港大學科硏成果轉化及商品化,不過,將科硏成果轉化應用,從教學和研究,大學面對的挑戰又是什麼?跟據生產力局公布「香港製造業發展報告」指,本港八成的製造業仍未引入智能化方案,到厎「新質生產力」將會香港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什麽契機?新質生產力將如何提升香港創科產業?政府又有何措施推動香港創科領域。

      28/11/2024
    • 導盲犬

      導盲犬

      導盲犬,是視障人士用以便利日常行動的工作犬,常被譽為視障人士的一雙眼睛。根據《殘疾歧視條例》訂明,任何人士如拒絕視障人士攜同導盲犬進入容許公眾人士進入的處所,或拒絕向他提供服務或設施,則可能被視為觸犯《殘疾歧視條例》,但導盲犬訓練員並不可以帶同導盲犬進入公眾處所,故此在訓練過程中,導盲犬並未有進入公眾處所的實戰經驗;而現時香港導盲犬訓練亦未有任何認證或監管,另方面香港導盲犬數目,遠遠未能滿足視障人士的需求。究竟社會各界,可以怎樣幫助這項服務的發展?讓更多視障人士可以獲得適合的導盲犬服務及應有的保障。

      21/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