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歲的自閉症藝術家盧業能多年來一直醉心於軟陶創作。他現時最大的心願是把軟陶藝術推廣給更多人認識。
在數月前,業能開始定期拍攝以軟陶為主題的網上短片。業能在這個拍攝計劃中需要與新相識的職員合作,這為平日獨自工作、不喜歡與人接觸的業能帶來挑戰。雖然面對不少阻礙,但是業能最終亦可踏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為了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近年他嘗試參與工場安排的治療小組和團體活動,學習與陌生人溝通和互動。
業能的家庭近年也出現變化。姨甥的出現,不但使業能人生中第一次成為長輩,更讓他開始懂得透過說話來關心家人。
專訪嘉賓:盧業能
旁白:嚴楚碧
編導:傅詩涌
今年46歲的蘇偉健(Kenny)一直是個「被照顧者」,年屆中年仍與父母同住,不少起居生活仍須身邊人的持續照料。當Kenny的母親知道他是大腦麻痺症患者,便立即開始為他將來投身社會而鋪路,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顧Kenny。她仍會親自為Kenny理髮、修剪腳甲,尚未放心讓Kenny日後自理生活。
受到父親的薰陶,Kenny一直熱愛足球;父親於年少的他面前守龍門的雄姿、自己於大學時期擔任守門員等亦成為他最為珍惜的人生回憶。縱然未能親身踢球,Kenny也會與會員朋友一同製作網上球賽分析節目,支持自己心愛的球隊。
Kenny與身體健全的Marina於網上認識,已拍拖15年,感情穩定。雖然Marina不介意旁人的目光,但兩人對一起應付起居生活方面未有足夠信心,故目前仍未下定決心結婚和一起居住。
由於身邊人顧慮他的安全,Kenny從小就與廚房絕緣。他希望為父母、為女朋友、更重要是為自己親手煮一頓飯,藉此證明自己並非怠惰,仍然願意嘗試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Kenny於廚藝導師梁雅琳(Hilda)的協助下,好不容易做出幾道簡單但意義重大的家常小菜,讓自己及身邊的人增強信心之餘,亦為好好繼續走下半生的路做好準備。
專訪嘉賓:蘇偉健(Kenny)
旁白:嚴楚碧
編導:黎亦豪
蘇偉健(Kenny)今年46歲,現時是香港傷健協會的全職註冊社工,他偶爾亦會為歌手及公益組織等填詞。他出生時腦部缺氧,導致出現後遺症,因為腦細胞受損而令他的身體出現痙攣現象,頸部以下的身體協調性不足,因此走路一拐一拐的。猶幸他的智力、視覺、聽覺和說話能力都沒有受損。
Kenny年少時曾對將來感到迷惘,在25歲那年更經歷失業和失戀的雙重打擊。其後他重新振作,決定投身社福界發展,把自身的缺憾化為工作上的優勢。他現時專注公眾教育工作,透過自身經歷推廣傷健共融的概念,希望年輕一代和他一樣,能為人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
Kenny自小熱愛廣東歌,更以筆名「喬星」寫下多首流行曲作品。除了醉心填詞以外,他亦抱有成為電台唱片騎師(DJ)的夢想。為此,他跟隨「音樂情人」鄭子誠,體驗了一次唱片騎師之旅。在過程中縱有障礙,亦堅定了他日後以成為網上廣東歌樂評人為目標,繼續貢獻本地樂壇。
專訪嘉賓:蘇偉健(Kenny)
旁白:嚴楚碧
編導:黎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