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監製:彭志敏

    07/01/2023
    相片集
    相片集

    「卓越部門合作獎」銀獎:機電工程署、食物環境衞生署「科技創新盡善墳場及火葬場服務」
    • 機電工程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過去一直緊密合作,盡力完善火葬服務。兩部門為未來火化服務需求增加作準備,在收集各持份者的意見後,研發並推出多項措施。包括火葬申請流程電子化、開發火化流程管理系統以改善流程並提供數據作日後優化程序之用、火化過程加入人工智能以減省燃料與及在靈灰安置所試用多項便利市民的新設計。
    • 另外,兩部門在第五波疫情的關鍵時刻,作出多項靈活安排,除了盡用資源及調動人手,更有後勤員工到前線協助應變,展現公務員多走一步的服務精神。

    「卓越部門精進服務獎(小部門組別)」金獎:香港天文台
    • 香港天文台除了每日為市民提供天氣報告,多來年來亦不斷提升服務。包括在現有平台加入多種語言,如印尼語、越南語、泰語等,務求接觸更多用家。另外,推出聊天機械人,讓市民可透過聊天機械人查詢各項天氣資訊,既可減省接聽查詢電話的人手,亦可加速處理市民查詢。
    • 此外,天文台在各郊遊路線熱點提供天氣資訊QR碼,方便行山人士獲取附近遠足路線的最新天氣資訊並規劃安全路線。天文台亦有製作電子書,利用科技,以深入淺出的方法推廣氣象知識,讓科學常識更深入民心。

    「卓越團隊協作獎(內部服務)」金獎:建築署「TechnoLand -用心建城,以線築夢」
    • 建築署因應傳統手繪圖需要續步以建築資訊模型(BIM)電腦繪圖取代,特別推出「TechnoLand」培訓計劃,以提升技術人員(Technical Officers)應用BIM的技能。「TechnoLand」核心概念是協作創新,通過改變人與技術間的關係,促進不同世代、領域同事的溝通並創造協同效應。計劃採取多種培訓策略,包括透過師徒互動計劃,鼓勵跨代雙向學習、建立網上分享及交流平台、讓各級同事共享知識。

    「卓越團隊協作獎(公共服務)」金獎:路政署「破舊.立新」
    • 正在興建的中九龍幹線將連接油麻地與啟德,為現有九龍東西交通作分流。因應工程需要,油麻地停車場大樓在2021年開始拆卸。負責拆卸大樓的路政署,除了要確保加士居道天橋正常行車,更要盡量減少工程對大樓使用者及各持份者的影響,當中挑戰包括在三個月內重置油麻地公共圖書館。
    • 在鬧市拆卸大樓本身已是一項難度及風險都相當高的工程,路政署同事引入不同技術及設備進行拆卸,目標是安全地為市民建設四通八達的幹道。

    「卓越團隊協作獎(專門服務)」金獎:香港警務處「「童行.同心」保護兒童計劃」
    • 「童行.同心」是由警隊推動的保護兒童計劃,提供一站式資訊從而提升全民對保護兒童的意識,同時希望兒童學會建立自己的安全網。除了提供資訊,計劃亦希望透過不同活動去改善親子關係,從而令虐兒個案減少。另外,警務人員往往站在偵查虐兒案件的最前線,警隊培訓有心的警務人員,設立「易受傷害證人支援隊」,以便為受害兒童錄取口供。
    • 要幫助虐兒個案的受害人,需要多專業協作。包括醫學鑑證,心理學家,社工,律政司等不同團隊合力。警隊透過計劃促進各界對虐兒的關注,並匯聚人材和資源去幫助受害人渡過難關。

    編導:鄧慧玲


    集數

    EPISODES
    • 非凡公僕.與民同行 第三集

      非凡公僕.與民同行 第三集

      「卓越部門合作獎」銅獎:
      建築署、環境及生態局、食物環境衞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食環署天幕街市」
      • 建築署、環境及生態局、食物環境衞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打破規限,攜手合作,僅花一年時間為天水圍市民建成食環署天幕街市,改善市民生活。
      • 食環署天幕街市現時共有36個固定攤檔,加上4個臨時檔位,共提供40個攤檔。最特別之處是設計著重自然通風和採光,街市中央高樓底的中廊及兩旁開放式設計,令日光進入室內,既能減低照明耗能,亦可遮擋太陽直接照射,令環境更加舒適。

      「創新及科技獎(持份者協作)」金獎:機電工程署「機電創科網上平台」
      • 為了配合本港創科發展,機電署於2018年6月,正式推出一個「機電創科網上平台E&M InnoPortal」。希望可以為政府部門、公營機構的願望及大學和初創企業作配對。也希望打造機電署總部作為一個試驗場,讓成功配對的項目在總部大樓進行實地測試。
      • 而平台更會配合智慧城市藍圖中的六大範疇,支持智慧城市發展及實現碳中和,惠及市民大眾。

      「創新及科技獎(以民為本創新)」金獎:
      入境事務處「先進科技.連繫世界:新一代電子護照系統」
      • 入境處新一代電子護照系統採用最新的防偽措施,在護照申請處理過程中採用了人工智能在內的先進技術,約80%的護照申請可自動處理,大大節省時間及成本。新系統下已簽發了逾70萬本護照,自助辦證及領取護照都深受社會各界歡迎,這是政府部門逐步使用技術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該系統作為護照簽發的主要模式已引起國際關注。

      「創新及科技獎(科技應用)」金獎:環境保護署「環保「特」「功」「智」破污染黨」
      • 環保署採用創新智慧執法策略,研發環保執法數碼化,利用創新科技協助執法。他們力求創新,積極進行環保科研,利用 AI人工智能、5G科技及機械人研發各種流動應用程式及利用大數據協助,並設立專案小組,利用各種新型科研產品,針對性地進行執法。環保署也和不同的持份者協作,力求將科技和人結合,進行更有效的執法行動。並累積經驗,延伸介紹給各持份者,攜手合作,打擊非法罪行。

      編導:伍自禎

      14/01/2023
    • 非凡公僕.與民同行 第二集

      非凡公僕.與民同行 第二集

      「卓越部門合作獎」銀獎:機電工程署、食物環境衞生署「科技創新盡善墳場及火葬場服務」
      • 機電工程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過去一直緊密合作,盡力完善火葬服務。兩部門為未來火化服務需求增加作準備,在收集各持份者的意見後,研發並推出多項措施。包括火葬申請流程電子化、開發火化流程管理系統以改善流程並提供數據作日後優化程序之用、火化過程加入人工智能以減省燃料與及在靈灰安置所試用多項便利市民的新設計。
      • 另外,兩部門在第五波疫情的關鍵時刻,作出多項靈活安排,除了盡用資源及調動人手,更有後勤員工到前線協助應變,展現公務員多走一步的服務精神。

      「卓越部門精進服務獎(小部門組別)」金獎:香港天文台
      • 香港天文台除了每日為市民提供天氣報告,多來年來亦不斷提升服務。包括在現有平台加入多種語言,如印尼語、越南語、泰語等,務求接觸更多用家。另外,推出聊天機械人,讓市民可透過聊天機械人查詢各項天氣資訊,既可減省接聽查詢電話的人手,亦可加速處理市民查詢。
      • 此外,天文台在各郊遊路線熱點提供天氣資訊QR碼,方便行山人士獲取附近遠足路線的最新天氣資訊並規劃安全路線。天文台亦有製作電子書,利用科技,以深入淺出的方法推廣氣象知識,讓科學常識更深入民心。

      「卓越團隊協作獎(內部服務)」金獎:建築署「TechnoLand -用心建城,以線築夢」
      • 建築署因應傳統手繪圖需要續步以建築資訊模型(BIM)電腦繪圖取代,特別推出「TechnoLand」培訓計劃,以提升技術人員(Technical Officers)應用BIM的技能。「TechnoLand」核心概念是協作創新,通過改變人與技術間的關係,促進不同世代、領域同事的溝通並創造協同效應。計劃採取多種培訓策略,包括透過師徒互動計劃,鼓勵跨代雙向學習、建立網上分享及交流平台、讓各級同事共享知識。

      「卓越團隊協作獎(公共服務)」金獎:路政署「破舊.立新」
      • 正在興建的中九龍幹線將連接油麻地與啟德,為現有九龍東西交通作分流。因應工程需要,油麻地停車場大樓在2021年開始拆卸。負責拆卸大樓的路政署,除了要確保加士居道天橋正常行車,更要盡量減少工程對大樓使用者及各持份者的影響,當中挑戰包括在三個月內重置油麻地公共圖書館。
      • 在鬧市拆卸大樓本身已是一項難度及風險都相當高的工程,路政署同事引入不同技術及設備進行拆卸,目標是安全地為市民建設四通八達的幹道。

      「卓越團隊協作獎(專門服務)」金獎:香港警務處「「童行.同心」保護兒童計劃」
      • 「童行.同心」是由警隊推動的保護兒童計劃,提供一站式資訊從而提升全民對保護兒童的意識,同時希望兒童學會建立自己的安全網。除了提供資訊,計劃亦希望透過不同活動去改善親子關係,從而令虐兒個案減少。另外,警務人員往往站在偵查虐兒案件的最前線,警隊培訓有心的警務人員,設立「易受傷害證人支援隊」,以便為受害兒童錄取口供。
      • 要幫助虐兒個案的受害人,需要多專業協作。包括醫學鑑證,心理學家,社工,律政司等不同團隊合力。警隊透過計劃促進各界對虐兒的關注,並匯聚人材和資源去幫助受害人渡過難關。

      編導:鄧慧玲

      07/01/2023
    • 非凡公僕.與民同行 第一集

      非凡公僕.與民同行 第一集

      「卓越部門合作獎」金獎:醫務衞生局、發展局、建築署、屋宇署、民眾安全服務隊、民航處、土木工程拓展署、香港海關、衞生署、渠務署、機電工程署、環境保護署、香港消防處、香港警務處、地政總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旅遊事務署、運輸署、水務署「同心築」
      • 疫情爆發初期,各類抗疫設施嚴重不足,政府立即籌劃在不同地點興建隔離設施,醫務衞生局等19個決策局及部門攜手協力,各部門上下一心,通力合作,令工程可以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為市民努力抗疫。

      「卓越部門精進服務獎(大部門組別)」金獎:機電工程署
      • 機電工程營運基金以靈活、創新、協作的新機構文化,培育掌握專門及未來技術的卓越團隊,為客戶提供創新方案,推展「機電數碼化」,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及質素。

      「卓越團隊協作獎(危機管理)」金獎:房屋署「駿洋抗疫大變身」
      • 疫情初期,隔離設施不足,房屋署在新年期間接獲特別保密任務,要在短期內把尚未入伙的駿洋村改建成隔離中心。面對時間緊迫、沒有如此的改建經驗、等待入住居民的怨憤、加上社會事件恐防工作時受到騷擾等等壓力,房屋署同事在努力不懈以民為本的心情下,努力解決各種問題,終於在十二天內把改建工程完成。

      「卓越團隊協作獎(監管服務)」金獎:機電工程署「升降機及自動梯數碼工作日誌」
      • 自 1987 年以來,工作日誌一直都是以紙本形式出現,但現時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市民及業界日趨習慣利用數碼工具處理日常生活事宜,而雲端科技、區塊鏈等數碼技術亦十分普遍。為把握數碼科技帶來的各種好處,以便利市民和業界,機電署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升降機及自動梯數碼工作日誌,取代原有的紙本工作日誌,提升對升降機及自動梯的監管及操作效能。

      編導:伍自禎

      31/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