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X

    內容

    CONTENT

    Executive Producer:張少馨

    24/11/2013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是一條縱深40餘公里的山溝谷地,因周圍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大約有5成的面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是中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地方。


    白馬藏族在九寨溝生活了千多年,與古代藏族、羌族逐漸融合而形成,因居住在白馬河流域一帶,尊崇白馬神而被稱為白馬藏人。白馬藏人以獨特的房屋建築與奇異的穿著打扮聞名,白馬藏人無文字而有自己的語言,最負盛名的舞蹈是㑇舞,亦稱面具舞,跳舞時帶著十二種各式動物面具,源于白馬人崇尚萬物有靈的原始時期,是羌文化和藏文化的融合體,班文玉老人已經68歲,自小跟隨父親學習㑇舞,精通音律舞蹈,他最小的徒弟只有18歲,而最老徒弟有65歲,班文玉帶著獅子面具,表演著㑇舞,敬拜著千年神樹和山神,為傳承白馬文化而努力。



    九寨溝內的熱西寨海拔2241米,藏語 中『熱西』是好像一面鏡子的意思,溝內有被當地藏民尊為“萬山之祖”的紮依紮嘎神山,60歳的澤珠佐和30歲的女兒克姆朗珍居住於此,澤珠佐每天照顧著一歲的孫女,早上燃燒柏樹葉,輕煙飄向天空,以敬拜大自然,口裏唸著傳統藏經,為世人祈禱求福,澤珠佐也承傳了上一代的藏族傳統織布技術,以精湛手藝做出色彩繽紛的毛布,在神山之下,未被現代文明所污染,與大自然共存共生。




    原始古樸的村寨散落在綠樹環抱的群山之中,顯得更加古老、寧靜。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和它的生存環境、生命繁衍息息相關,顯示著人類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色彩。藏族村寨的不同文化,忠於寨而敬長輩,人人珍惜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形成一個和諧安穩的族群,構成豐富的人民景觀。在這裏,原始感跟人類同在,大山森林跟原始同在,游魚在清澈的溪水裏快活地遊動,享受著沒被現代文明污染的自然本色,大自然中的一切相生、共存,到處都呈現出美妙和諧的關係,如同雲端上的村寨,彷似天堂。

    旁白: 黃德斌

    資料搜集: 余詠琪
    統籌: 梁嘉熙
    導演: 陳偉棠


    集數

    EPISODES
    • 一山一生

      一山一生

      貴州省荔波縣,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帶,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絕無僅有的原生態喀斯特森林,這原始的地理環境,育養著幾支隱蔽的古老民族。

       
      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人學懂與大自然共生的智慧,布依族在山上種植板藍根做衣物藍染,再借助山泉水來染布;白褲瑤遠居深山上千年,最能夠表現遠古遺風的,是婦女衣飾,上身由前後兩片布拼接,左右兩側不封口,因而被稱為兩片瑤,據考證,這種兩側真空的女性服飾,是對母性至高無上的崇拜;在瑤麓的另一支瑤族,至今仍沿襲已經有超過三百年歷史的古老洞葬葬俗,村民利用通風良好的山洞,作為亡靈安息之地。

       
              生為山裡人,一生靠山吃山,到生命盡頭,大山,仍然是最終極依歸。



      導演:潘婉儀

      旁白:黃德斌

      12/01/2014
    • 石頭上的寶藏

      石頭上的寶藏

      位於貴州省荔波縣的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粗獷溶岩景觀與秀麗森林世界之完美結合,它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區之中,絕無僅有的一片生物多樣性完好保存的亞熱帶森林,2007年,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茂蘭因為貧困落後,發展緩慢,令森林得以保存,成為不少珍稀瀕危生物的安身之所。茂蘭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境,水上石上,都能夠長出樹木,從一塊石頭演變出一片森林,展示大自然神奇的生命力。一些瀕臨滅絕的古老孑遺物種,在茂蘭依然保存完好,繁衍至今,成為生物界活化石。

       
      植物不懂說話,唯有靠專家去解謎,過去20年,一代一代的保育人員一直在保護區內收集標本,進行珍稀瀕危植物調查,尋找喀斯特森林的生長規律。當地球上絕大部份地區都被開發,茂蘭卻依然保存著大自然衍化的原始規律,學者認為這裡是人類的挪亞方舟,為未來可能遇見的糧食及生態難題,保留著解決方略。

       
      人,沒有辦法在石頭上種樹,這片石上森林,是來自大自然的珍貴禮物。森林保育工作,複雜而長遠,默默無言的寶山,等待我們用心去欣賞與守護。

      導演:潘婉儀

      旁白:黃德斌

      05/01/2014
    • 龍窯的燃續

      龍窯的燃續

      浮梁縣被譽爲“世界瓷都之源”。世界聞名的景德鎮於歷史上都是在浮梁縣管轄之下。時移世易,景德鎮市已是聞名中外的瓷都,然而浮梁縣就只剩下的古礦坑、窯址,作坊,水運碼頭,古驛道。雖熱鬧不再,但仍有一少撮人選擇繼續留守,親手打造陶瓷,延續瓷都之源的美譽。

       
      這裡的人,有著一雙巧手。洪師傅擅長利坯,憑著一雙手,把瓷器變得晶瑩通透,像女孩子的臉頰般吹彈得破。金躍安師傅出生於陶瓷世家,70歲的老人仍不言倦,每天製作大大小小的陶缸。金師傅的作品,與生活息息相關,是可用的藝術品。這裡的山,為龍窰提供了合適的棲息地。伴著金師傅的,還有他家後山的天保龍窰。龍窰面積大,産量高,燒成溫度最高達1300 ℃,另外優點是升溫快,降溫也快;可以快燒,也可以維持燒造青瓷的還原焰,故有說龍窯是青瓷搖籃。由龍窰所燒製的陶瓷,效果每個不同,亦是它引人入勝的地方。

      這裡的水,推動了水車,亦連繫了張和濤和張文達兩父子。水車轉動,令石搥把瓷石打碎,以製作釉果。釉,是覆蓋在陶瓷製品表面的玻璃薄層,能防止侵蝕,沾污,並達到裝飾、美化的效果。張和濤和張文達兩父子仍然堅持手作釉果,為陶瓷鋪上一層晶瑩剔透的薄紗。

       
      這裡的水,是古代運輸陶瓷的路,亦是村民生活之源。打水,洗菜,洗澡,游泳都離不開這條河。這裡的路,有著歷史的痕跡。曾經是陶瓷商人的必經之路,現在只剩下老人在懷緬當年。古時傳下來的,能否再次活起來?



      導演:鄧苑芬
      旁白:黃德斌

      29/12/2013
    • 消失的圖騰

      消失的圖騰

       一個族群,就是一個文化載體,透過承傳而具有獨特性;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一支,人口不到台灣總人口數百分之二,在台灣變異性極大的自然環境中,原住民因應不同的生態而發展出不同型態的生活模式,也衍生出不同的聚落文化,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圖騰。
       
              數百年前,特富野部落的獵人,因追逐一隻山豬而發現來吉這美麗的地方,也發現這理得土地非常肥沃,所以就帶著大大小小的家眷遷移此地,而成為現在的「來吉山豬部落」--鄒族。鄒族人現今的居住分布以嘉義縣阿里山鄉一帶的山區為主,近幾世紀以來,受到來自東部山區布農族領土擴張,以及來自西部平埔族和漢人的入侵,人口銳減,目前只有六千多人,是台灣人口第二少的原住民,很多傳統文化都在消失之中。



       
      鄒族人的宗教信仰屬於超自然的神祇信仰。主要的神祇有天神、戰神、獵神、土地之神等。塔山為阿里山山脈中最高的一座山。自古以來被鄒族奉為「聖山」,塔山是族人死後的靈魂歸宿,善良的人死後,魂歸大塔山;行惡的人死後,就要到小塔山受罪。塔山是鄒族人的冥界,族人相信山裏的世界與陽世截然不同,山上是鬼神的居所,並有直通冥府的穴道。鄒族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後舉行小米收穫祭, 主要祭祀小米神,感謝神對農作的照顧,並藉著祭典強化家族的凝聚力。每一個家族的成員都必須回來,家族之間互訪達到聯誼的情感交流。由頭目及長老訓勉每一位族人,並唸誦族人的歷史史詩,並行祈福。這樣的過程,不僅是農作祭儀的過程,更實踐了長幼有序、氏族融合與薪火相傳的部落倫理。   


       
            不舞‧阿古亞那,一個來自阿里山來吉村的鄒族女孩,從前在台北唸復興美工,後來回到阿里山的來吉部落,創作了「不舞作坊」,運用她所學的美術技藝,連結鄒族文化創造出擁有文化氣味的工藝品,用石雕、陶藝、雕塑與繪畫,串聯起鄒族歷史的新風貌,為鄒族文化發聲。不舞透過自己所創作的工藝品,不只將自己對族群的情感與文化轉化為實體,也希望族群的聲音讓外界聽到,不要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不舞更在自家附近種茶,以有機自然農法栽種山豬茶,「不舞作坊」的存在,不單只是族群文化的創作中心,更是凝聚鄒族部落情感,連結過去與現在的交流平台。 

       
            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是充滿艱辛苦難的,在時代的沖擊下,台灣原住民族群慢慢被漢化,散居與遷徙令原文化漸漸被淡化,年輕一代都遷居市區,不願回鄉居住,令原鄉沒落,但仍有原住民返樸歸真,重回山野,努力承傳先祖的靈性,回歸自然,尋找失落的圖騰,延續先祖流傳的生活,尋回消失中的文化圖騰。


      導演:陳偉棠

      旁白:黃德斌

      22/12/2013
    • 諸葛迷陣

      諸葛迷陣

      諸葛八卦村有近七百年的歷史,位於浙江省蘭溪市,於元代中後期開始營建,以先祖諸葛亮九宮八卦陣佈局營建村落。到明代後半葉,已形成一個建築獨特、規模龐大的村落,村中現居有諸葛亮後裔近四千人,是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後裔聚居地。
      諸葛八卦村整個村落以『鍾池』爲核心,一半水塘一半陸地,兩面各設一口水井,形成極具象徵意義的魚形太極圖。『鍾池』周圍構築的八條弄堂向四周輻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歸入坎、震、巽、離、艮、坤、兌、乾八個部位。更為神秘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環抱諸葛村,構成天然的外八卦陣形。當人步入村中縱橫交錯的古巷時,大有似連非連、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

      自宋末元初以來,諸葛村以傳統的中藥業,稱雄江南中藥市場七百多年,南則廣州、香港,北則津沽、牛莊,運輸貿易至半個中國。同時諸葛亮後裔遵從先祖「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族訓,人人習藥成風;村中男丁經營藥業者佔半數,因襲相傳。以「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相標榜,重視聲譽與商業道德,也使諸葛村成為中國的『藥王村』。
      年過六十的諸葛議為搶救記錄村的歷史文化,幾年前組織了村志材料搜集小組,著手編纂《諸葛村誌》。由於很多文物史料都已不復存在,圖片更是鳳毛麟角,爲此,除了查閱宗譜、縣誌、各專志外,大家還到蘭溪、金華、檔案館和相關單位查閱資料。同時,諸葛議還走村入戶,訪老問賢,先後走訪了二百多位村民,終於完成六十萬字的村誌,為的就是對先祖家族的一份情。
       
      諸葛八卦村各家各戶,面面相對,背背相依,巷道縱橫,有如迷宮。外人貿然進村,如果沒有熟人帶路,往往進得出不得, 諸葛亮後人們繼承了諸葛亮「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的耕讀傳家精神,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但在歲月的變遷中,隨著城鎮化和旅遊業的發展,諸葛村正面臨人口老化及文化失傳的威脅,古建築即使能保留下來,但人民的傳統文化內涵卻無以為繼,逐漸失傳。在歲月流轉中,諸葛後人仍努力掙扎承傳,期望保存濃鬱的鄉土耕讀文化,在保留古建築的同時, 也努力承傳祖先留下的智慧和風骨。



      導演:陳偉棠

      旁白:黃德斌

      15/12/2013
    • 納西接力

      納西接力

               納西族,主要定居於雲南省,據說,納西先祖的故鄉,是有白天白地丶白山白海的地方,跨越年日,納西族的智慧,依然存活在東巴文字和老人家的記憶中,等待延續。

               雲南省香格里拉縣三壩鄉白地村,有個潔白清秀的白水台,是納西文化發源地。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經師被稱作東巴,東巴精通天文地歷丶醫術哲學等,是備受尊敬的全能智者。以前,老東巴會帶著徒弟,走上白水台旁邊的山洞,將知識神秘地傳授,86歲的老東巴和志本,如今仍常常踏過崎嶇朝聖之路,上到白水台向神明祈福。東巴文乃納西人發明的文字,仿如寫意的印象畫,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然被使用的象形文字,2003年,東巴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和志本收藏著一批祖先留下的《東巴經》,記錄了遠祖博大精深的智慧,他有時間便向孫兒逐字講解。和志本繪畫去記錄納西守護神與吉祥物,將來,他的畫會成為研究東巴文化的重要資料,然而因年邁體弱,他作畫已有點吃力,但他仍然堅持每天繪製,他想抓緊時間,將祖先智慧留給後輩。納西歌手楊實,4歲時,因為感染病毒而失明;至10歲,父母親均去世,由哥哥楊志帶大;13歲,楊實想到將老人家的祭典經文及納西歌,用錄音機錄下,然後在家中苦練,目不識丁的他憑著記憶力,將納西唱腔承傳,並成為村內最年輕的東巴。納西祖先透過歌謠,將天地初開以至民族源流,傳達給後代,楊實學習祖輩,將自己的生活寫成歌謠,將現代文化記載流傳,他更將東巴唱腔,教會6歲的侄兒,希望下一代傳承下去。在麗江古城,每晚八點,有一班高齡藝人,用已經有百多年歷史的古老樂器,演奏出流傳了幾百年的納西古樂。舞台頂上,掛上一列已故樂師的照片,團員覺得,演奏的古樸風味,已隨著故友逐一離世而日漸走調。

              要了解納西文化,要花上二、三十年,甚至一生人時間,納西民族的深層智慧,或許會隨著老一輩過世,而成為無法拆解的謎,新一代正在接力,希望將文化延續。



      旁白:黃德斌
      導演:潘婉儀

      08/12/2013
    • 發現香格里拉

      發現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這個名詞,據説源於藏傳佛教經典中,一處叫『香巴拉』的世外桃源,在那裡,人丶神與及自然萬物和平幸福地生活著。雲南省香格里拉縣的洛吉鄉內,有一條被深山環抱丶與世隔絕的尼汝村,村民信奉藏族的原始宗教 ﹣苯教,相信萬物皆有靈,敬仰神山、聖湖和天然牧場,有著強烈的保護大自然意識。這個美麗原始的藏族村寨,因為『三江並流』 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專家們來考察而被發現,尼汝村保存著多樣化共生的自然生態與淳樸罕有的人文生態,實在難得。


      尼汝家庭半農半牧,七林央機的丈夫承繼了父親的放牧工作,長期留在高山牧場,留下她一個人在山下耕田。七林央機一生從未離開過這座大山,一直利用山中天然物資,自給自足,簡單人生,自有一份平靜快樂。牲口是尼汝人生活依靠,提供食物丶紡織原料丶肥料丶運輸工具,尼汝至今仍然沿用原始遊牧方式,驛道有數十條,路線都在牧民心中。高山上,有十多個天然牧場,蘇諾定主牽著馬,走了五個多小時,到達海拔3千八百多米的色列湖。漫長山路上,人畜組成有默契的運輸團隊,放牧重點在於學懂跟牲畜相處,方法只能心領神會,每隻牲口都有名字,就像家人一般親近。高山牧場因為牛羊數量有限,加上季節性遷徙,令每塊草地都有時間休養生息,遵從草原上的生存規律。放牧生涯雖然刻苦,但唸完書選擇回到山上的藏民下一代仍然不少,他們覺得回歸有山有水有牲畜的山野,是自由和幸福的事情。尼汝人,住簡樸小屋,吃身邊得到的簡單食物,過著與萬物和諧相融的生活,年均收入不高,但是活得自由快樂。
                尼汝,是地球生態系統之中,至今尚未被污染的一個純淨角落,牧民維護著高山上這片珍貴的生態屏障,對他們來說,只要與環境和諧共生丶樂天知足,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心裡,發現香格里拉。



      旁白:黃德斌

      導演:潘婉儀

      01/12/2013
    • 雲端上的村寨

      雲端上的村寨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是一條縱深40餘公里的山溝谷地,因周圍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大約有5成的面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是中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地方。


      白馬藏族在九寨溝生活了千多年,與古代藏族、羌族逐漸融合而形成,因居住在白馬河流域一帶,尊崇白馬神而被稱為白馬藏人。白馬藏人以獨特的房屋建築與奇異的穿著打扮聞名,白馬藏人無文字而有自己的語言,最負盛名的舞蹈是㑇舞,亦稱面具舞,跳舞時帶著十二種各式動物面具,源于白馬人崇尚萬物有靈的原始時期,是羌文化和藏文化的融合體,班文玉老人已經68歲,自小跟隨父親學習㑇舞,精通音律舞蹈,他最小的徒弟只有18歲,而最老徒弟有65歲,班文玉帶著獅子面具,表演著㑇舞,敬拜著千年神樹和山神,為傳承白馬文化而努力。



      九寨溝內的熱西寨海拔2241米,藏語 中『熱西』是好像一面鏡子的意思,溝內有被當地藏民尊為“萬山之祖”的紮依紮嘎神山,60歳的澤珠佐和30歲的女兒克姆朗珍居住於此,澤珠佐每天照顧著一歲的孫女,早上燃燒柏樹葉,輕煙飄向天空,以敬拜大自然,口裏唸著傳統藏經,為世人祈禱求福,澤珠佐也承傳了上一代的藏族傳統織布技術,以精湛手藝做出色彩繽紛的毛布,在神山之下,未被現代文明所污染,與大自然共存共生。




      原始古樸的村寨散落在綠樹環抱的群山之中,顯得更加古老、寧靜。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和它的生存環境、生命繁衍息息相關,顯示著人類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色彩。藏族村寨的不同文化,忠於寨而敬長輩,人人珍惜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形成一個和諧安穩的族群,構成豐富的人民景觀。在這裏,原始感跟人類同在,大山森林跟原始同在,游魚在清澈的溪水裏快活地遊動,享受著沒被現代文明污染的自然本色,大自然中的一切相生、共存,到處都呈現出美妙和諧的關係,如同雲端上的村寨,彷似天堂。

      旁白: 黃德斌

      資料搜集: 余詠琪
      統籌: 梁嘉熙
      導演: 陳偉棠

      24/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