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屈穎妍、潘少權
主持:屈穎妍、潘少權
監製:梁康廉
「教育生態抓狂,怪獸家長橫行,學校成了鬥獸場。」
學生、家長及老師的關係似乎是敵對,家長及老師亦難免被標籤為怪獸。但天下間那有父母不愛子女?那有老師不想作育英才?其實家長與學校也不一定是怪獸!
歡迎家長,老師,學生留言及點唱
email: radio1@rthk.hk OR
>>>Join us on Facebook<<<
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沈立平校長著力推行「生命教育」,以 「同經歷、同分享、同感恩」作主軸,建立正面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對於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而言,慣常的生活節奏不同了,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及壓力更大。
有見及此,學校調整了教學模式,以體驗式學習來提升同學的學習動機及樂趣。學校將二十多個特別室,重新設計成不同的情境學習教室,讓同學能在校內熟悉的環境中進行訓練,裝備他們的生活及職業技能,例如訓練同學成為款待大使、巴士大使、歷奇大使、攝影大使、運動大使、烘焙大使及炮循師傅仔等等……這些機會讓SEN學生發揮所長,也能建立自信心,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向,他日回饋社會。
今集請來炮循的麥翠紅助理校長、歐少梅助理校長,以及兩位同學,中五的李卓欣以及中六的錢梓韜同學,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所別開生面的中學。
主持人:屈穎妍、潘少權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曆新年是華人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年廿八,家家戶戶歲晚大掃除、洗邋遢、寫春聯、貼揮春;年三十晚與家人吃團年飯、逛年宵;年初一到廟宇爭上頭炷香、祈福、燒炮仗、舞獅、拜年、派利市等,傳統過節的風俗習慣多不勝數。不過,隨著時代變遷,不少傳統文化習俗都已漸漸式微,例如寫春聯,現在許多家庭都改用印刷體的揮春,很少人會親自寫了。有些傳統習俗正在逐步式微,如寫春聯、謝灶、賣懶等。可是,又有一些新的文化孕育誕生,如環保利是封,電子利是,不同款式的年糕等。今天有幸邀請到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先生,和我們談談新年的傳統習俗,文化新舊交替,以及分享他對寫春聯到書法承傳的看法。